基于此,笔者认为,中国经济从去年以来连续6个季度的下滑绝非短期现象,更非欧债等外部因素导致的结果,而是中国经济发展30多年来真正的转折点的到来,依靠投资、依靠出口、依靠低附加值的制造业、依靠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这点认识非常重要,如果不承认中国经济已经告别高速增长,如果认为中国经济的下滑是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则管理层会忽视这个基本事实而再次拿出短期的稳增长的举措,再一次通过投资来稳定经济增速,而这很显然并不能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真正问题。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权力过大的问题,垄断的问题,产业升级的问题,等等,都不可能靠再一次的政府投资来拉动,更不可能靠货币政策的再一次放水来解决。
笔者注意到,温家宝总理在前段时间在江苏等地考察时,除了强调稳投资之外,也特别强调,要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把稳定投资与实施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与调整经济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结合起来,努力实现速度、结构和效益的统一,为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笔者对此深为赞同并一直认为,四年前大规模的刺激计划已经证明,不进行深层改革和结构调整的任何稳增长措施只能见效于一时,在政策的药效消耗殆尽之后,没有抓住时机进行调整的整体经济将再次陷入低迷,并且由于贻误调整的时机而让问题更加严重。
有论调总是认为,结构调整的问题,转型的问题,必须在发展中来解决,必须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速中来解决,笔者对此并不反对,但保持一定经济增速并不等于必须保持高速度,更不意味着不顾现实规律让经济增速超越潜在的增长率。事实证明,一旦政府强调经济增速,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以及转变发展方式根本无从提起。通过放松货币和政府投资来解决中国经济目前的问题,我个人一直认为这是一起“医疗事故”。对于时下的中国经济而言,真正的解决危机之道仍然是,提升对经济减速的宽容度,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小决心减轻企业负担,为经济转型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果在当前经济增速下滑的情况下,不下决心加大减税的力度为企业减负,不下决心调整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为民间投资营造更大的生存空间,接棒政府投资,不下决心通过激励机制支持企业通过结构调整进行产业升级,不下决心调整收入分配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而仅仅寄希望于货币的放松刺激短期的增长,除了换得短期漂亮而虚幻的有毒数字之外,恐怕只会再次贻误转型的时机。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 马光远 编辑:陈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