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伯利亚地区出土的狗头骨
研究人员称,这两只狗的鼻子较短、下颚较宽,而如狼一般的野生动物则需要用细长的鼻子和较窄的下颚捕捉猎物。他们据此认为,这表明我们的祖先早就开始驯养狗,以抵御危险,排遣寂寞。研究人员还认为,狗可能是人类驯养的第一种动物,在时间上远远早于家畜。
此外,这两个狗头骨从不同地区出土可以说明,在人类历史上,尽管所处地区不同,但驯养狗的活动一直在进行当中,这也意味着现在的狗有着多种祖先,这也可能是不同品种的狗在外形上差距很大的原因。
科学家们使用碳年代测定法来确定这两只狗头骨的历史年代,又从骨架特征得出结论称,这两只动物是人类驯养的,且认为这种判定“非常可靠”。
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的格雷格·霍德金斯博士在接受采访时称:“从形态学特征分析,比利时和西伯利亚出土的狗头骨都是人类驯养的动物。有趣的是,我们通常以为(人类)驯养的只是奶牛、绵羊、山羊等能提供食物或牛奶、奶酪和羊毛的动物,但人类和狗之间的关系或许不同与此——狗并不能向人类提供上述产品,也不能提供肉类,但它们能为人类提供保护、友谊,甚至帮助人们打猎。非常有趣的一点是,狗似乎是第一种同人类存在情感关系的动物。”
(来源:中国日报网 信莲 编辑:周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