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难频发,他们比乘客更恐慌

作者:信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4-07-25 17:22:11

中国日报网7月25日电(信莲) 就在马航MH370失踪数月仍迷雾重重之际,从17日到24日,3架客机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接连坠毁,人们纷纷感叹这是世界航空史上最黑暗的7月。频发的空难在旅客心中掀起不小的波澜,大家开始对飞机这一交通工具心存疑虑,但真正感到恐慌的恐怕要数各大航空公司及其背后的飞机制造商,在如此脆弱和敏感的行业里,原本就微利的航空公司很难避免利润下降的命运。 

“恐飞”现象蔓延 

即使有数据证明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最近一段时间频频发生的空难还是为不少人的出行蒙上了一层阴影。一些人会对搭乘飞机产生忐忑、紧张、疑虑、恐惧的情绪,情形严重者甚至拒绝乘机,心理学家称之为“恐飞综合征”。 

一位航空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介绍说,空难对机票的销售已经产生了一定影响。这段时间大多数购票者询问票价和时间后,多数会询问机型,是大飞机还是小飞机?告诉对方飞机类型后,旅客还会询问此类型飞机近年来的安全飞行情况。也有不少较为专业的乘客对飞机的机龄也会做询问,对服役时间较长的飞机,一些乘客会选择放弃。 

这位工作人员说,乘客的心理比较有趣,有的乘客一听是刚刚发生过空难的机型,就会表示不要这趟航班的机票,对这种机型安全性能严重不信任;而另有一类乘客却专门选择已经发生过空难的机型,他们认为这种机型既然已经发生过事故,再发生空难的概率就会降低。 

另外,人们对机上的安全措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甚至还有人问,航班上有没有配降落伞,这次航班的机长是谁。 

别说是普通乘客,就连乘务人员的精神也被深深地刺激到了。空姐辞职、飞行员的母亲劝儿子改行等,这类事件比比皆是。人类的大脑往往很敏感,何况是在万米高空之上,稍有风吹草动就会焦虑紧张,理性往往被情绪所压倒。 

然而,如此密集的航空事故却意外催热了各类航空保险,特别是现在正值暑期出游高峰,一些选择飞机出游的游客和经常飞来飞去的商务人士开始关注并购买飞机保险。 

延伸阅读:阿尔及利亚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坠毁 载有116人

全球航企集体预警 

“今年空难发生如此频繁以及死亡人数众多实属罕见。虽然导致空难的原因不尽相同,但都折射出民航业安全保障措施和安全概率亟须提高。”北京法学会航空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起淮认为。“空难已对航空市场造成很大冲击,接下来,要想让航空旅客重拾信心并提振市场,航企恐怕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并推出各种促销活动来揽客。”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也称:“任何一起空难,在航空业都会引发非常大的震动,影响会传递到各个角落。”奥凯航空创始人刘捷音就曾坦言,在空难发生后,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级别将提升,甚至有可能对机场进行再培训,这有可能增加航企的运营成本。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整个行业利润率水平不高,再加上中国等新兴市场增速放缓等原因,不久前,国际航协将今年全球航空公司的利润小幅下调至180亿美元,这也是国际航协今年第二次下调航空业利润预期。“航空业面对的残酷现实是,平均净利润率将只有2.4%,算下来等于每名乘客所带来的利润还不足6美元。” 国际航协总干事Tony Tyler坦言。可以预料,在微利时代,安全成本和市场营销成本的双升将让航企背负巨大经营压力。 

比如近期连发两起事故的马航就是一个连年亏损、濒临破产的公司。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的两起事故前,马航已连续3年巨亏。2011年到2013年,马航3年净亏损近80亿元人民币,今年第一季度净亏损扩大了2/3,达约8.6亿元人民币。外界普遍关注MH370的赔付情况,事实上,马航面临的经营压力远比赔付压力要大得多。 

延伸阅读:马航MH17遇难者部分遗物被偷 死者信用卡被盗刷

飞机制造商是最终埋单者 

除了全球民航业预警以外,航空业的源头企业——飞机制造商——的利益也将受到严重波及。有分析认为,此次台湾空难很可能加速涡桨式飞机退出民航市场。 

空难频发,他们比乘客更恐慌

此次台湾空难中的ATR72客机资料图

23日重摔起火、致58人罹难的台湾复兴航空公司ATR72客机是法国与意大利合资的飞机制造商ATR制造的双螺旋桨民航机,属于支线客机。支线客机通常是指100座以下的小型客机,大部分采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但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开始采用100座左右的喷气式支线客机。如今的局面是,国际航空运输业中涡桨支线客机虽有生存空间,但是喷气式客机已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不仅如此,一旦发生空难,律师一般会将飞机制造商连同航空公司一并起诉,因为如果航空公司破产的话,它可能无法承担保险公司赔偿范围以外的赔偿责任,这样就需要飞机制造商掏腰包了。所以说,飞机制造商有时候会成为航空事故的最终埋单者。

(编辑:王菁)

空难频发,他们比乘客更恐慌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