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疆一线牵 于心安处是家乡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亚心网讯(记者郭玲)首都北京汇聚了全中国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当然也有很多新疆人打拼奋斗的身影。有多少新疆人就有多少精彩的故事。
帕提古丽:甜美的声音传送至家乡
1989年以前,帕提古丽·买买提没有离开过阿克苏柯坪县城,没有去过乌鲁木齐,更没想过自己可以在北京生活,直到大学通知书握在手里,一切都还恍如梦中。目前,她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语频道工作。
第一次去北京时,帕提古丽坐了汽车坐火车,用了好几天的时间才辗转来到了中央民族学院(1993年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然而开学没多久,兴奋就被打击所取代,语言不通成为小姑娘在北京生活的第一大障碍。
“我们从南疆来的学生,普通话很差,有的甚至说不出一句汉语。第一年我们几乎都不敢开口说汉语。”帕提古丽说。因为语言不通,北京对她来说是陌生的,她常常想家,甚至想回到家乡。
但此时,周围的朋友向他们伸出了温暖的手,“周围的朋友喜欢我们,包容我们,不排斥我们,给了我们真诚的帮助,经常一字一字地纠正我们的发音,比如我去买墨水,说成了‘魔水’,他们就写下来,并标注上拼音,教我念。”帕提古丽说,这也让她有了信心去努力适应北京的生活。
“我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后,第一年采访本民族的人,第二年就开始采访更多的人,听懂了许多方言,我很快就融入了社会,成为称职的记者。”帕提古丽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期间,在采访、翻译、校稿、播送多个岗位接受锻炼,很快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帕提古丽甜美的声音通过电波,传送到3000多公里外的家乡新疆。
阿合买提江:每天上网看家乡新闻
在这座城市的另一处,民族出版社的办公室里,一些工作人员正挤在一个不大的屋子里讨论新书的翻译工作。虽然在这些人当中,最年轻的编辑也都已经翻译过大量的书籍,但是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审核,作为总编辑终审助理的阿合买提江,还是要反复斟酌。
阿合买提江和帕提古丽有着同样的经历,老家在新疆拜城县赛里木镇,出生于农民家庭,1980年,在考入中央民族学院之前,他从未走出过新疆。毕业后分配到民族出版社维吾尔文编辑室工作。
在这里,阿合买提江长期承担重点图书的策划、编辑、翻译和审订工作,以擅长策划编辑维吾尔历史文化类书籍,尤以严于把握涉及新疆民族、历史、文化、宗教图书而著称于民族出版界。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对得起读者的编辑,为新疆编辑出版更多更好的图书,为少数民族群众学习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做出贡献。”阿合买提江说。
在北京工作生活30余年,北京已经成为阿合买提江的第二故乡,但对新疆的感情始终萦绕于心。每天早上一来办公室,阿合买提江首先打开电脑,了解新疆、阿克苏、拜城的各种信息,看家乡有什么新的变化,天天如此。每当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他都由衷地感到自豪。
阿合买提江父亲2006年去世,只能利用探亲假回老家陪父母的他感觉对家人亏欠很大。“父亲说过,我已经长成了一棵大树,但是他们却没有享受到我的树荫。因为距离太远。”阿合买提江说,对家里的亏欠,他只能通过更认真的工作来弥补,因为家人和朋友,每当在书籍上看到他的名字,就会为他感到自豪。
帕尔哈提:有梦想就一直不放弃
90后的帕尔哈提·迪力夏提来自新疆阿克苏,目前是北京一家公司的职员,除了打工,他在北京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努力提高说相声水平。他的梦想就是想做个优秀的相声演员,成为当代阿凡提。
2011年,还在乌鲁木齐上大学的帕尔哈提和搭档举办了新疆首次大学生相声专场,他们的表演获得了很多好评,这让他对自己信心十足。为了让相声水平有更大的提高,帕尔哈提和搭档专程到北京,参加了相声表演艺术家丁广泉的相声培训班,第一次开始了相声的系统学习。
但现实让他感到了落差。“一个叫‘嘻哈包袱铺’的北京相声团体2008年年底迅速蹿红。网络流行语、新闻事件被他们巧妙穿插在传统相声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喜剧感。”帕尔哈提说,这些同龄人的表演和创新,让他看到了差距。
“后来我们还是回到新疆,不断看相声视频、参加各种演出锻炼自己。”帕尔哈提说,但在2013年年初,一个北京相声演员的一番话,刺激到了他。对方看了他的表演视频后说,这样的演出有人看吗,卖得出票吗?要是在北京,早被轰下台了。
“刚开始感觉特别难过,还有挫败感。但是静下心来后,还是决定必须好好学习,提高自己。”帕尔哈提说,2013年年初,他再次来到北京。
刚到北京,帕尔哈提找了家餐厅打工,一小时15块钱,生活过得很清苦。后来帕尔哈提应聘到一家策划公司成为职员。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帕尔哈提通过努力成为了公司里的骨干。2013年7月,帕尔哈提发挥自己的主持专业特长,受邀主持第十届中国保险精英圆桌大会。同年9月,他又参加了深圳卫视《年代秀》的节目录制,逐渐得到了认可,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帕尔哈提说:“每个人都有梦想,就看你通过怎样的方式去实现梦想。我一直没有放弃过相声,相声是我到目前为止一直非常热爱的,也是未来我会一直热爱着的东西。”
帕提古丽和阿合买提江说,年轻的时候总想着离家,年龄大了却总想着回家,尤其离开新疆久了,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为新疆自豪的同时,回家的愿望更是迫切。其实,无论是北京还是新疆,只要心与心同在,哪里都是温暖的家。
□下期预告
迪丽努尔和她的4个小伙伴是和田市四中的学生,2013年10月,她们成为和田地区首支女子足球队的队员,18位球员都是维吾尔族女孩,年龄从13岁到15岁不等,足球梦想将她们凝聚在了一起。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她们的球技迅速得到提高,被选拔到新疆雪峰女子职业足球俱乐部进行集训,第一次参加了全国比赛。
今年3月,在南京举行的全国第一届青年运动会女子足球资格赛中,来自新疆雪峰俱乐部的女子足球队第一次代表新疆出征比赛,就以两胜一平一负的成绩小组出线,成功晋级今年9月将在福建举行的总决赛。
热门推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