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当印度放宽了银行在处理呆账方面的相关规定时,经济危机俨然已经开始蔓延。由于受到源于相隔千里之外的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恐慌影响,印度方面实行这项举措的目的——即在借款方暂时遇到困难时给其以喘息的空间——显得格外明智。然而,5年过去了,这项政策又卷土重来,再次影响该国的金融行业。
银行贷款通常分为良性贷款和不良贷款两种。针对不良贷款,银行必须建立储备以应对可能的损失。2008年,作为监管者的印度储备银行(RBI)批准广泛使用一种中间类型的“重组贷款”。这些贷款的期限淡化了帮助借款者的目的,但银行可以假定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避免设定条款。
在过去五年间,各家企业都急于寻求更宽松的期限,以避免承认破产,能得到银行家的资助,因此,这项规定的精神遭到滥用。让我们来看看掌控了所有银行的四分之三贷款并集中了大量呆账的印度国有银行。
以印度最大的国营债权人印度国有银行(State Bank of India)为例,当前,重组贷款中已沦为不良贷款的存量比例已升至25%。这就证明了这些贷款是不安全的。摩根史坦利投资公司(Morgan Stanley)的数据(见上图)显示,整个问题贷款,不管是不良贷款还是重组贷款,已占总数的9%。这一数字已惊人地接近印度十年前的水平,当时印度的银行业处于失宠地位。
不确定的贷款还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在截止至3月份,许多国有银行的新重组贷款数量激增。经济中压力最大的部门似乎还并未反映在数字上。所谓的问题贷款大多贷给了农民和中小型企业。然而,让人夜不能寐的是基础设施项目,不管是发电厂还是道路建设,其中有许多存在财政问题。可是,大部分仍却归为为良性贷款一列。
同样没有反映在数字上的还有大的家族企业的困难。投资银行瑞士信贷的阿施施·古普塔(Ashish Gupta)表示,这些大家族企业中,前十家负债最多的公司的贷款占所有银行贷款的13%。尽管经营状况不佳,但他们所有的贷款基本上仍旧归为良性。阿施施还推测道,印度企业债务存量的中32%都是那些运营收益不足以支付利息成本的公司所拥有。这些公司中的50家最大负债者中,有42家的债务都列为良性。
印度储备银行早已意识到需要强化这些规定,并在今年5月30日宣布将于2015年4月前废除“重组”类型的贷款。不过这也不可避免会存在某些漏洞。那些搁置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项目仍可视为重组项目。印度储备银行的反应无疑会更加严苛,不过它可能也担忧未来经济不景气时出现进一步令人窒息投资。
不论银行是否是被迫承认,这些死气沉沉的公司和项目的呆账都将压垮国有银行。这些银行的状况十分堪忧:应对不良贷款的资本储备少,资本比率低。新出台的《巴塞尔协议III》(Basel 3)规定,要求银行要从外部渠道募集到200亿-300亿美元的股本。要寻找到这些资金不是件容易的事。机构投资者已感到厌倦,因为大多数国有银行的股票交易价格都低于账面价值。与此同时,资金短缺的政府在向国有银行注入更多的资金时,可能会表现得更加吝啬。
从某方面来看,所有这一切都是好事。在印度,向来充满活力,运营良好的私人银行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但如果金融体系中最大的部分不能大规模快速地提供贷款,那每年以低于5%的速度增长的经济将很难大幅恢复。
(来源:中国日报网 欧叶 编辑:王旭泉)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