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太空授课中实现最好的实验效果,王亚平和乘组在地面进行了多次演练。有人问:实验不成功怎么办?王亚平答:“实验做出什么样,我们就讲什么现象呗。面对浩瀚宇宙,其实我们都是学生。”在科普领域,哪怕是科学传播者,也不能以老师自居,因为“其实我们都是学生”。期待这种甘做学生、不怕失败的心态能传播开来,助力科普工作不断创新、收获佳绩。
也许是因为条件和时间所限,也许是因为定位更关注教育,本次太空授课主要针对中小学生。其实,就科普而言,成年人也是重点。期待今后的类似活动能增加针对成年人的安排。
另一个期待是,各学科领域都像航天领域这样,能主动做更多科普。这是公众理解科学的必然要求。如果不主动做科普,公众不清楚科学的价值和意义,科学界必然最先“受伤”,最后必然导致国家和社会“受伤”。当然,按照科学传播理论,科普也要强调平等与互动,强调公众与科学的双向传播。
毫无疑问,太空授课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我们期待着它的示范效应能更好更快地发挥,带动科普工作快速进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