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拟加强反腐合作 APEC“反腐指南”最快明年出台

来源:京华时报
2014-08-29 03:14:00

  当地时间27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美国高级官员王晓岷在华盛顿召开的通风会上表示,在今年的APEC峰会上,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建立起一个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并已开始着手制定APEC框架下的“反腐指南”,对接各经济体成员司法体系,这个“指南”最快有望在明年正式出台。

  进程

  美高官赞扬中国反腐领导力

  2014年第22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北京举行。

  王晓岷介绍,美国总统奥巴马计划11月前往北京,出席2014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美方非常支持中国提出的议题,并称赞中国对会议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王晓岷介绍,在此次峰会中,美国优先关注的重点包括反腐败、环境、女性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议题,特别是反腐问题。他表示,反腐合作对于APEC内部各经济体在抓捕外逃官员、追缴资产、防范商业贿赂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王晓岷称,在今年的APEC峰会上,各经济体将建立一个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ACT-NET),着手制定一个“反腐指南”,对接各经济体成员司法体系。

  王晓岷解释说,反腐是APEC各经济体共同面对的一大挑战,但由于各自法律不同,反腐合作面临诸多障碍。

  王晓岷透露,ACT-NET能够提供一个平台,让各经济体充分了解彼此的取证、诉讼等司法程序,对接各自的执法部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已经有类似的“反腐指南”,APEC将着手制定自身框架下的“反腐指南”,最快明年可以正式出台。此外,APEC各成员经济体还将定期举行反腐工作组会议。

  王晓岷表示,中美两国已在APEC框架下展开密切的反腐合作,两国是反腐合作网络联合主席,秘书处设在中国。王晓岷还高度评价两国合作状况,赞扬中国在反腐议题上表现出的领导力。

  链接

  OECD“反腐指南”打击商业贿赂

  王晓岷提到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反腐指南”,是一个名为《经合组织关于打击国际商业交易中行贿外国公职人员行为的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文件。

  《公约》1997年12月签署,1999年2月生效;至今已有40个成员签署执行。其中既包括传统的欧美OECD成员;也包括新加入和正在申请加入OECD的国家;还包括不少非OECD成员国,比如阿根廷、巴西等。南美洲国家哥伦比亚在2013年1月19日签署加入,成为最新的缔约国。

  除缔约国外,《公约》也有观察员国。包括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中国也是观察员国。OECD的反腐败专门机构为反行贿工作组。

  OECD鼓励公司提高反腐败行动的透明度,公司向公众作出反贿赂的承诺,以及披露确保这些承诺能够落实的各种制度;公司应当就反腐败问题与公众进行对话和交流,与社会公众协同力量一道进行反腐败。公司反腐败的信息披露,包括公司可疑支付的信息、公司遏制腐败供给的政策和途径等。该类信息披露可以由证券交易所或其他部门强制性要求公司进行。

  释疑

  APEC“反腐指南”意义何在?

  是个好消息还有长路要走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介绍,至少两国在反腐问题上已达成了一个共识,也看到了美国的诚意。如果美国不配合中国的反腐工作,对美国形象也不利。公众会认为美国包庇腐败行为。但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则指出,中美反腐合作,对缉拿外逃贪官来说是个好消息,不过,建立“腐败指南”体系才刚刚开始,还无具体规范条例,中美要强化合作,构建长期高效的反腐机制,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美反腐合作存在哪些问题?

  政治敏感度决定合作程度

  汪玉凯指出,目前,中美还没有规范引渡条例,这为中美反腐合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其次,就是政治问题,如中美两国不在政治敏感期内,贪官将资产转移到美国,且外逃美国,美方会提供信息,配合缉拿追究。但如果在两国政治敏感期内,问题复杂化了。另外,中美反腐合作程度还不深,两国在外交上摩擦越小,中美反腐合作的贡献才会更大。如果两国在外交本身上就有摩擦,那么肯定会影响到中美反腐合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