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日持久的阿富汗战争让美军在当地部署了大量军事装备。由于运回美国成本过高,美军撤离前被迫放弃一些装备,将其就地销毁或拆除。6月2日,美军士兵开始拆除驻阿富汗坎大哈空军基地设施,准备“悄然撤离”。人民视觉
近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因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战斗激烈,美国驻当地使馆临时关闭。美国国务卿克里说,随心所欲的武装暴力行径在利比亚首都出现,尽管很多暴力行为并不针对美国使馆,但对美国驻利使馆人员造成了“非常真实的威胁”。
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的利比亚乱局中,美国驻利比亚使馆人员虽然可以一走了之,但掩不住的是奥巴马政府面对其全球外交乱局的无奈与迷茫。
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各种矛盾搅成一团乱麻
7月24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哈夫就美外交政策在外国记者中心进行吹风时,多次使用“非常复杂”一词来形容美国外交面临的诸多难题。“这也就是克里‘坐着飞机满世界飞’的原因”,她说。
一段时间以来,巴以冲突、美德间谍风波、美俄关系、利比亚危机、伊拉克乱局、伊朗核问题等多个国际热点相继剧烈升温,奥巴马政府顾此失彼,不仅在投鼠忌器中突显左右为难,也令其一贯高喊的道义口号再露苍白与虚伪。
近期剧烈升温的巴以冲突无疑是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的一大败笔。奥巴马入主白宫伊始,便将解决巴以问题作为其全球外交重点攻关方向。克里就任国务卿后,亲自主抓巴以和谈,然而毫无建树,只能眼睁睁看着目前正在加沙地带上演的血腥一幕。在“人权”“道义”与战略利益的博弈中,美国闪烁其辞,最终仍惯性地倒向偏袒。
2011年,美国打着“民主”旗号在利比亚兴风作浪,最终推翻了卡扎菲政权。然而,被操纵的美式“民主”不仅没有给利比亚人民带来更为美好的未来,2012年9月11日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遭袭事件还导致美国大使身亡,成为美国外交机构近30年来遭遇的最严重损失。
美国在应对伊拉克乱局中突显无奈。由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将伊拉克种族、宗教、社会各种矛盾搅成了一团乱麻。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是一个与“基地”组织关联的激进反政府武装占领北部数省,以及一个更亲伊朗的伊拉克政府。
面对一片狼藉,哈夫7月24日在谈及伊拉克问题时冷冷说道,美国向伊拉克政府提供武器、忠告、培训等各种援助,“但归根结底,美国解决不了伊拉克问题,这是一个需要伊拉克人自己解决的问题。”
从乌克兰危机到马航客机在乌克兰境内失事,美俄关系再遇冰点。在美俄关系上,美国一直苦于分寸的拿捏。美国想借乌克兰危机全面孤立俄罗斯,但却发现欧盟在此问题上“畏首畏尾”。奥巴马政府不敢完全与俄罗斯闹翻,因为在诸多国际热点问题上,美国仍有求于俄罗斯,其中最为明显一例便是伊朗核问题。在外交上几无建树的奥巴马政府太需要一个可以称之为“成就”的慰藉,有望达成协议的伊朗核问题便被奥巴马政府视如救命稻草。
从中东到欧洲,从乌克兰到阿富汗,美国政府正在同时应对数量众多且充斥着强烈利益冲突的外交挑战。美国的所谓“国家安全利益”和“民主自由的核心价值观”一次次地陷入“自相矛盾”的尴尬。
在窃听风波中伤害了“亲密”盟友;在制裁的大旗下恶化了与“对手”国家的关系;用“经济援助”为杠杆,试图驯服“昔日盟友国家的新政权”,结果疏远了关系;就连口号响亮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也因为缺少具体经济成果而沦为“遏制中国”的鸡肋。一位前白宫高官评价称,“外交问题错综复杂,并不罕见;但集中爆发的多地不稳定局面让奥巴马政府难以自如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