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难破劳动力短缺困局

来源:人民日报
2014-07-21 00:00:00

日本难破劳动力短缺困局

首次设定“50年后人口维持在1亿左右”的目标

日本难破劳动力短缺困局

日本东京一家吉野家快餐厅门口张贴着招聘广告,上面写着“募集打工人手”。本报记者 田 泓摄

  核心阅读

  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推算,如果保持现在1.43的生育率,到2060年,日本劳动人口将由2010年的8173万人减少至4418万人。

  生育率低和老龄化是日本劳动力短缺的根本原因。为了缓解劳动力缺乏带来的难题,日本出台了鼓励女性和老年人就业,以及吸引外来劳工等措施,但分析认为,这些措施短期内难见成效。

  “有活没人干”的现象更加严重

  日本厚生劳动省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日本每100个求职者可以选择的工作岗位达到109个,招聘与求职比创出22年来以来新高。

  服务业、制造业和建筑业首当其冲受困于人手不足。廉价连锁餐馆“食其家”因招不到员工,暂时关闭了约200家店铺。日式酒馆和民居酒屋也将在本营业年度关闭约60家店铺,占店铺总数的10%,原因之一是招不到足够的兼职员工。

  受住宅价格上涨和筹办2020年东京奥运会等因素刺激,东京建筑工人招聘岗位数是求职人数的5.56倍。

  因劳动力缺乏,日本经济目前一个特别的现象是,失业率处于4%的较低水平,但经济却处于低迷状态。

  生育率低和老龄化是日本劳动力短缺的根本原因。在过去的20年里,日本劳动人口减少了764万人。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推算,如果保持现在1.43的生育率水平,到2060年,日本15至64岁的劳动人口将由2010年的8173万人减少40%至4418万人。

  另一个导致“有活没人干”现象的原因是,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日本企业为削减成本,改变了传统的“终身雇佣制”,大量使用临时工或合同工。

  目前,日本劳动力市场四成左右为非正式雇佣员工。日本综合研究所调查部首席经济学家山田久告诉本报记者,按照经济学一般规律,供给不足会带动劳动力价格上涨。日本劳动力市场却长期陷入“人手不足—工资下降”的悖论,主要原因就在于,大量使用了工资水平较低的非正式员工。据统计,在有期限合同工中,56%的男性和80%的女性年收入在200万日元(1日元约合0.06元人民币)以下,远低于正式雇用员工446万日元年收入的平均水平。

  对生活质量的重视,也导致许多年轻人主动选择“打零工”。在东京一家驾校担任教练的川村女士告诉本报记者,自己原先是这家驾校的正式员工,由于受不了每天长达11小时的工作强度,主动要求改为兼职。与正式员工相比,就少去了夏季和年终奖金,养老保险缴付标准也降低了一半。在今年5月份日本全国招聘岗位中,正式员工岗位只占到四成。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