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继续挑拨金砖国家关系
西方主导的世行和IMF遭诟病已久。伦敦复兴资本公司的新兴市场经济学家查尔斯·罗伯特森对美国《商业周刊》说,金砖国家每年的产出加在一起达到16万亿美元,超过欧元区。这几个国家的人口加起来占全球总人口的43%。然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领导人没有一个来自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的抱怨很合理,美国和欧洲把持着国际金融机构。据印度livemint”网站16日报道,世界银行由188个国家注资2232亿美元。美国是最大股东,占比16%。中国是第三大股东,为世行注资128.6亿美元。现在中国给金砖银行注资100亿美元,比中国给世界银行的注资少不了多少。金砖银行注资在各成员国之间分摊,因此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对金砖银行的注资将超过其对世行的注资。美国及其盟友要猜测金砖国家是否今后会停止注资世行和IMF了。彭博社称,如果二战后的金融体系不快速变革就要被人抛弃,这个威胁是现实存在的。西方要想让福山的“历史终结”理想愿景还能继续保持的话,就必须适应新兴大国的诉求。
除了担忧,借机挑拨金砖国家之间关系的媒体不少。日本TBS电视台称,金砖国家其实抱有各自不同的目的:俄罗斯是想打破欧美等国家对其的制裁和孤立,所以和中国等结盟;南非是为了获得中国更多支援;印度并不打算和G7国家意见相左,相反对于和美国、日本的关系很重视,中印之间也有边境冲突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巴西是南美洲国家,南美受到美国的影响很深。金砖国家并不是真正高度团结。路透社16日以“金砖成功的最大挑战?中国老大哥”为题说,金砖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政治存在巨大差异,他们面临着遏制中国控制金砖银行的挑战。文章援引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伊特的话说:“若是不能掌握大部分影响力,中国人不会参加这些机构的。”韩国《文化日报》16日称,在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金融领域以中国为中心成立首个新机构,本身就意义重大。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加上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成立以本国为中心的国际金融机构,中国正对现有金融秩序展开正面挑战。
金砖国家内部也有杂音。印度《德干先驱报》说,金砖银行首期注资由5个成员国平均分摊,这一点是印方着重强调的,目的是避免金砖银行被某一个成员国所主导,这是印度一项重大外交胜利。印度《商业时报》称,直到最后一分钟,中印之间才达成协议。如果金砖国家无法就总部地点达成一致,那将成为一件尴尬事。
日本《外交学者》16日说,幸运的是,金砖成员国都认为,创建替代西方主导的政治和金融体制是金砖国家共同的目标。巴西圣保罗盖图罗·瓦格斯基金会教授斯图恩克尔同日对路透社说,让金砖银行看起来不像是“中国占据统治地位的银行”符合中国利益,有利于金砖银行对多个项目提供资金。“金砖银行是将中国信贷非政治化的渠道。”
金砖正书写“成功故事剧本”
“金砖国家在巴西再次规划未来”。美国《福布斯》网站16日以此为题称,在巴西东北部的福塔莱萨,金砖国家领导人共同发表了如何成为冠军的誓言。尽管每个国家都有各自待解的问题,但通读72页的《福塔莱萨宣言》会发现,每个国家都在为金砖贡献自己的才智。这些国家表示,他们正探寻新的合作领域。印度“Niti Central”网站说,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是本届峰会的首要议程,全球不但盯着金砖银行的成色,也关注着这5个国家一起“如何书写一个成功故事的剧本”。
法国欧洲一台评论称,未来金砖银行和储备基金将在亚洲、非洲和拉美与IMF和世行争夺影响,而金砖国家内部基础设施水平的不均衡,也将带来很大需求,但金砖五国必须妥善解决出资比例和话语权分配问题。英国《金融时报》说,各金砖国家的开发银行此前曾达成彼此使用本国货币的协议,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也将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球时报驻外记者 王海林 王刚 李珍 青木 杨明 甄翔 玉鹏 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