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师走进英国课堂:学生称压力大、老师遭遇尴尬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8-04 15:45:27

中国老师走进英国课堂:学生称压力大、老师遭遇尴尬
赴英“支教”的5名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们的合影。(图片:BBC)

中国日报网8月4日电(刘世东) 中国学生在全球性比赛和测试中的成绩一直十分耀眼,这无疑与中国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密切相关。今年3月,BBC在英国汉普郡公立学校博航特中学开设了为期一个月的“中国实验班”,并且全程跟拍,录制了一部名为《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学校》的纪录片,以期对中式教育的适用性进行多角度的探讨。

在“中国实验班”这一项目中,50名英国9年级学生不得不完全按照中国学校的作息安排上课,而且所有课程都由中国老师来上。具体来讲,在四周时间中,这50名学生穿着特殊制服,每天从早上7点就开始上课,每周还要参加一次升旗仪式。课程的重点是记笔记和背诵。学生们需要集体做课间操,还必须自己打扫教室。12个小时的课程中,有两次就餐休息时间。

BBC4日报道称,在“中国实验班”结束后,参与此次项目的博航特中学校长、博航特中学学生和赴英“支教”的中国老师都有很深的感触,并对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差异性有了新的见解。

校长尼尔·施特罗尔:中式教学法与英国文化和价值观冲突

尼尔·施特罗尔(校长):

去年,我在上海时曾亲眼目睹当地学生们的投入和堪称精确的表现,以及超大的班级规模。我也看到在体育课上,学生们三两成群的站着聊天,因为体育课要么不被重视,要么被视作冗长乏味的课程中的小憩。

今年初春,博航特中学的一些班级被中学老师“接管”了。中国国旗飘扬在学校的操场上。

在这一项目(指“中国实验班”)开始前不久,我曾和5名中国老师一起吃饭,当时他们信心满满。

但是,课程开始的第二天,我就听到消息说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糟糕——旷课、课上聊天和不听课。

中国的教学方法与英国青少年文化和价值观是相冲突的。我们的学生已习惯于能够向老师提出问题,他们希望自己的观点受到尊重。

而且,英国学生期望学习的过程多元化。他们不习惯被约束在一个大的集体中,在相同的教室学习内容非常有限的课程。

数周过去了,中国教师们也对教学方式略作了调整,使学生们更愿意接受,学生的表现有所改善。

也许是因为相处时间久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好了,一些学生开始喜欢上了中式教学风格。

他们喜欢记录黑板上的内容,因为他们认为这会帮助他们记住它。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喜欢上中国老师讲座式的授课方式。

“我从这一次实验中学到了什么呢?我认为每天上学更长时间对于我们的学生是有价值的,老师们有时不应惧怕在课程上“唱独角戏”。

但是,我也十分清楚,中国的家长、文化和价值观——而非较好的教学方式——是上海中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成绩全球第一的真正原因。

没有任何教学方式或政策可以使英国的文化退回到上世纪50年代。也不应该试图这样做。”——校长尼尔·施特罗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