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苏丹:爱与使命同飞扬
中国第十三批赴南苏丹维和医疗队纪事

作者:田宝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2-02 21:46:51

中国日报网瓦乌2月2日电(通讯员 田宝冲) 战时驰骋沙场是军人的荣耀,和平时期头顶蓝盔走出国门是每一个军人的梦想。维和医疗队作为负责任中国维护世界和平和建设世界和平的先锋队,战乱在哪里,维和医疗队就在哪里,灾难疫情在哪里,维和医疗队就出现在哪里……

面对任何危险,时刻听党指挥

2014年,新一轮埃博拉疫情从西非国家开始蔓延迅速,有国际医疗组织指出,此轮疫情正面临进一步“失控”的境地。

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宣布埃博拉疫情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做出“非常规”反应。

2014年8月11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济南军区抽组第十三批赴南苏丹维和部队,抽组维和医疗队的通知立即在联勤某分部下达。从组建首批赴苏丹维和部队至今,该分部已顺利抽组6批维和部队,官兵一直积极踊跃参加维和,但是这次报名却异常冷清。

在维和动员电视电话会上,分部谢东辉政委语重心长地说,习主席指出,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勇敢承担起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的历史责任。面对异常严峻的埃博拉疫情,国家需要我们,非洲人民需要我们,作为中国军人,我们的责任担当又在哪里?!

沉重的话语叩问着每一名官兵的内心。

解放军第107医院付杰政委刚刚上任2个月,接到通知后异常平静地说,只要组织需要,我爬也要爬到南苏丹,如果来得及请给我几天假,父亲正在老家住院……

眼科医生刘晓芳的儿子刚满两岁,自己的身体还很虚弱,在儿子的哭喊声中她毅然递交了申请书。

检验医生王鑫的妻子怀孕已有8个多月,预产期在10月份,抚摸着妻子圆圆的肚子,他含泪对孩子说:“爸爸要去维和,你同不同意……”

……

一时间,在沉重而又略显壮烈的氛围中,无论是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老专家,还是血气方刚、青春大好的90后年轻官兵,纷纷递交了维和志愿书。经过严格的考核选拨,63名队员脱颖而出,其中有13名女性医务工作者。

2014年9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病毒传播速度加快,已成为全球性威胁,需要各国协同应对。截至9月16日,西非地区累计出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4985例,2461人因病死亡。

2014年9月10日,中秋佳节后的第三天,63名维和队员在山东潍坊集结,正式拉开两个月封闭式集训的大幕。

体能全优、英语口语全优、涉外法规全优,警戒防卫、埃博拉防控训演等课目一次性通过考核验收。在嘹亮的军歌声中,63名头戴蓝色贝雷帽、佩戴蓝色绶带和联合国臂章的队员面向五星红旗庄严宣誓:“永远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中国共产党,遵守《联合国宪章》,不辱使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我军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

2014年11月18日,第一批次30名队员出征,11月27日第二批次33人出征。

不惧任何困难,勇于夺取胜利

南苏丹瓦乌位于北纬7°赤道附近,常年高温,旱季(11月-4月)平均气温在40℃以上,大地被太阳炙烤成红色。

维和医疗队在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编制下成立中国维和二级医院,负责联南苏团工作人员、当地国际组织工作人员、各出兵国军人、当地难民的医疗救治工作,保障总人数高达4500人。

轮换交接后,队员们还没来得及倒换时差,还没有适应炎热的热带气候就开始上班,首日接诊患者27人、住院5人,因为语言交流上的不便,医疗设备的老旧,医护人员忙得不可开交。一个月下来,接诊254人次,远超往批月工作量记录。

数据分析发现,疟疾患者居高不下,而且重型疟疾患者数量超出数据统计,医护人员为了抢救病人消耗的药品基数偏大,照此推算,携带药品数量远远不能维持到任务期结束。

“这种情况太不正常了,往批从来没有出现过,一定是消杀防疫工作没有及时跟上。”两次维和有着丰富经验的的医疗队王乃震队长紧急部署防疫工作。

“加强对基地9个联合国营区的洗漱用水和饮用水监测、每半月进行虫害消杀,对难民营防疫消杀改为每周一次,详细了解疟疾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病史……”

四十多度的高温天气下,队员们身着密实的防护服在各个营区消杀,每一处营房、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中国维和队员的身影,队员们全身被汗水浸透,流失的汗水重达2斤多。

一个多月下来,疟疾得到有效控制,疟疾发病率、传染病发病率下降20%,联南苏团瓦乌基地行政长官维妮女士高度赞扬中国维和二级医院对降低疟疾感染所做的贡献,称赞中国维和官兵“能够完成艰巨的任务,是值得信赖的朋友”。

把最美的笑容留给患者,展现最好的“中国服务”是医疗队秉承的理念,无数次三更半夜抢救病人,无数次周末假日前接后送,无数次冒着危险接触艾滋病患者,队员们总是无怨无悔——身为白衣使者仁爱不分国界,头顶蓝色贝类责任重于泰山。

多年战乱的南苏丹百废待兴,干旱贫瘠的红土地杂草荒芜,在这里维和所需的生活物资全靠联合国定量供给,因为联合国是全球采购过程耗时漫长,很多蔬菜送来时都已坏掉,只能吃到洋葱、橄榄菜、西红柿等,很多人因为吃不到绿色蔬菜而肠胃不适。官兵们发扬南泥湾精神,在营区开垦出一块块荒地,种上辣椒、豆角、南瓜等蔬菜,省下一杯杯水精心浇灌,硬是在高温零降雨的旱季长出绿葱葱的果实,虽然收获很少,但是至少在精神上给了官兵极大的安慰。

相比起物质匮乏,生活单调、精神空虚更是维和官兵每天必须要面对的最大考验。在光秃秃的营区里,飞扬的黄土让你走路都会把鞋子染成红色,白天高温的环境无法在室外劳作,夜晚成群的蚊虫把你“堵”在房间,没有电视信号,没有社交活动,每天都是一样的,这样的日子如果没有亲身经历,难以真实感受那份清苦,即便如此,维和官兵以苦为乐,在工作之外组织起各种兴趣小组和娱乐活动,英语角、维修班、棋牌赛、瓦乌好声音歌唱赛……寂寞的红土地上不时传来官兵们爽朗的笑声。

身处任何环境,永远作风优良

与五星红旗相伴飘扬的和平蓝联合国国旗可以作证,中国军队是世界上作风最优良的军队之一。

在国内见惯了笔挺的营门哨兵、整齐的队列,听惯了士气高昂的口号声,在直线加方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营里,井然有序的训练、生活已成为每一名军人的职业素养。走出国门,在世界的舞台上接触更多的外国军队和军人,对比中会发现,中国军队更加正规有序,中国军人更加雷厉风行、令行禁止、作风过硬。

执行维和任务,联合国只是规定了出兵国的工作任务,除此之外的日常管理没有硬性要求。中国第十三批维和医疗队部署到南苏丹瓦乌任务区后就有人提出,早、晚要不要按时起床、就寝,要不要整理内务,营区红土飞扬要不要出操、体能训练,开饭要不要集合站队等一系列问题,部分医护人员认为只要把医疗救治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外军都这样,我们何必这样跟自己过不去。

一场“坚持正规有序还是放任自由”的讨论在维和队员中悄悄进行,医疗队付杰政委借机在全队搞了一堂思想教育课,从与外军的对比中理清维和军人与国家形象的关系,针对医疗队面对的艰巨任务,讲清优良过硬的作风对确保医疗队完成联合国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性,结合当地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重点就自由散漫涣散军心士气导致不可设想的安全后果进行了分析,通过教育引导,提振了维和队员昂扬向上的精神士气,激发了维和队员锤炼锻造过硬作风为国争光的积极主动性。

中国维和二级医院作为联合国服务机构,每天面对大量的外国患者,工作的过程就是对外交往的过程,在竭尽全力救死扶伤展现中国维和军医精湛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不卑不亢、有利有节对外交往,在细微之处默默在国际舞台上为国争光。

在一次对一当地难民营婴儿疟疾患者进行检查时,婴儿突然间大小便失禁,弄脏了年轻护士刘晨洁白的护士服,一阵难闻的味道弥漫了整个门诊室,很多候诊的患者都捂着鼻子走出去,婴儿母亲脸上露出窘迫的表情。年轻护士刘晨若无其事地抱起哭泣的婴儿,“Oh,naughty puppy! How can you paint on my uniform ……”(嘿,小淘气,你怎么能在我的护士服上画画呢?)然后耐心地为婴儿擦拭身体,旁边的母亲和门外的人都在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中国女护士的工作,而后赞叹发出“Chinese doctor,Great!”(中国医生,太棒了!)。

去年12月15日,基地肯尼亚维和步兵营隆重举行第51个独立日庆典活动,中国维和部队官兵受邀参加仪式。正午时分,太阳直射大地,气温高达40度,整个仪式耗时两个多小时,在受邀参加仪式的多国维和部队中,只有中国军人一直保持严整的军容和坐姿,时而爆发出整齐热烈的掌声为节目喝彩,夺得所有出兵国部队的注目。仪式结束后,西战区司令官卡布奇准将在与中国维和二级医院指挥官王乃震握手时,悄悄地说:“I have been looking around just now,There is a part of peacekeepers who are in gallant array,I know its your armyman, Hats off to you PLA……”(我刚刚一直在四处看,那里有一群军容严整的维和官兵,我知道那是你的队员,向你们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

头顶蓝色贝雷帽,左肩国家右臂和平,放下钢枪拿起手术刀,中国维和医疗队在南苏丹的红土地上播撒仁医大爱,用中国梦编织建设世界和平之梦。

(编辑:严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