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英《每日电讯报》撰文:《奥运效应长久深远》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2-04-24 13:33:43

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英《每日电讯报》撰文:《奥运效应长久深远》

2012年4月1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和国务委员刘延东访问英国之际,英国主流大报《每日电讯报》刊登驻英国大使刘晓明题为《奥运效应长久深远》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矗立在特拉法加广场的奥运倒计时牌,时刻提醒着人们,伦敦奥运会的脚步已越来越近。再过两天,伦敦就将迎来奥运倒计时100天。世界的目光正迅速向英国聚集,在万里之遥的中国,人们也在怀着特别的兴趣关注英国,关注伦敦奥运。

这是因为中英两国在奥运上的特殊联系。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约翰逊市长从郭金龙市长手中接过了奥运会旗。人们好奇,英国将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惊喜,奉献怎样的精彩?

回想4 年前的此时,人们也曾猜测,甚至不无担心,北京奥运会会是什么样呢?事实证明,人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北京奥运会不仅顺利、成功,而且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可以说,世界给了中国一个机会,中国还了世界一个惊喜。至今世界各地的人们对它仍是津津乐道。

4 年过去了,人们更加发现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次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中国和英国运动员都创下了佳绩,而且它给中国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对中国发展的影响长久而深远。

毫无疑问,北京奥运会的遗产之一是有形的,是丰厚的物质遗产。它们包括“鸟巢”和“水立方”等雄伟壮观的场馆建筑,至今这些体育场馆正在充分发挥其功能;先进一流的交通设施,当时新建的首都机场T3航站楼、地铁和高架路已成为这座城市日常运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也包括各种文化、旅游和环境公共设施。通过举办奥运会,北京的城市现代化确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北京奥运会的遗产更多的是无形的,是留给整个中国的宝贵精神遗产。

北京奥运会使中国更加自信。北京奥运会不仅仅是圆了中国的百年梦想,它也是中国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心态逐步成熟的标志。中国在全球聚焦下日益自信,对各种毁誉更加从容。国民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富裕的同时,大国心态和风范亦得到塑造和锤炼。

北京奥运会使中国更加开放。北京奥运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年礼”和“新坐标”。它传递了今日中国走向世界的强烈愿望,也使中国更清醒地认识到如何在新起点上进一步扩大开放和坚定地融入世界。中国更加树立了和平发展的理念,也明确了一个大国应该承担的责任。

北京奥运会使中国更加进步。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加速与世界文明接轨的一个契机。北京奥运会中始终贯彻的绿色、科技和人文奥运这三大理念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人的生态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人们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天蓝、地绿、水清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人们更加重视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时代要求;人们更加注重文明素质的提高,公民参与和志愿者在今日中国再也不是新生事物。

从奥运历史上看,在北京奥运会前,亚洲只举办过两届奥运会,即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和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这两届奥运会有力地推动了日本和韩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奥运会对中国发展进程而言,同样是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就是奥运会的无穷力量和魅力。

经常有英国朋友谦虚地对我说,北京奥运会竖立了太高的标竿,伦敦很难超越。我回答他们,奥运会办得成功与否没有唯一的标准,只要东道主办出特色和水平,运动员在赛场上有卓异的表现,这就是一届成功的奥运会。

而如何办出特色和水平,我相信伦敦不缺少智慧和资源,因为英国是文化大国,也是创意和设计强国。这就是中国为什么一直非常重视与英国开展人文领域的交流和借鉴。这几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先生和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女士正在英国访问,他们的来访是中英两国密切的高层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就是加强中英在文化、教育、科技和创意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他们将出席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启动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相信这两起访问将为中英关系持续稳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在距伦敦奥运开幕约百天之际,我衷心祝愿伦敦奥运会获得成功,也希望它能给伦敦和英国带来长久的奥运效应。

(来源:外交部网站 编辑:陈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