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一带一路上——大篷车课堂寻路南亚”论坛举办

作者:王思晗 来源:光明网
2016-03-15 10:49:00

  “我们写出所见所闻,向外界介绍那里的人和他们的生活,实际上正是重复当年玄奘法显1500多年前做过的事,而只有这样我们的作品就会像玄奘法显的工作一样,流芳百世。”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说。

  3月10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走在一带一路上——大篷车课堂寻路南亚主题汇报讲座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举办。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出席讲座并发表讲话。

“走在一带一路上——大篷车课堂寻路南亚”论坛举办

“走在一带一路上——大篷车课堂寻路南亚”论坛举办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 哈立德发表致辞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 哈立德对讲座进行了开幕致辞,“我认为这个一带一路游学课程探索南亚的项目,独一无二又很有趣。”大使表示,如今相关国家对于一带一路的探寻与建设,并不只是出于对丝绸之路历史的了解,更是为了连接现在的人们。“中巴关系是一带一路的关键密钥,”他说,“我们的文化之间有着历史的联系。”

“走在一带一路上——大篷车课堂寻路南亚”论坛举办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对清华学生讲述他在巴基斯坦斯瓦特地区的见闻经历。

  李希光教授给大家带来了题为“在斯瓦特的48小时”的演讲,讲述了在2016年1月他亲自前往巴基斯坦参加会议,并专程前往了塔利班较为活跃的斯瓦特地区,度过了48小时的经历见闻。帮李教授安排此次行程的巴基斯坦穆沙希德参议员,曾与他交谈时所说,李教授此行是“一生只有一次的旅行”,是“制造历史”的旅行。而李教授此行的目的,是“摆脱中国媒体、西方媒体对于中亚报道的框架”,以唐朝玄奘在《大唐西域记》所用的写作方法——“皆存实录,匪敢雕华”,记录一路的见闻,用真实的笔触还原斯瓦特。

  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吴一荻做了题为“从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到孟加拉——由西往东走遍玄奘之路”的报告。她着重于从世界的环境里重新认识中国,从中亚、南亚的话语体系看一带一路。丝路上的人们对于中国人的热情令她十分惊喜,一位来自巴扎的商人说:“你来自中国,那我们拥抱一下吧!拥抱一下我给你折价一半。”他们的热情也让吴一荻立志为亚洲国家及一带一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丝绸之路在新的时代里能有一些新的含义。

  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景嘉伊带来了题为“吉大港建设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报告。在她的眼中虽然孟加拉国对我国常年处于严重贸易逆差状态,但从孟加拉当地人身边的中国元素来看,我国在当地仍有足够的投资空间。“吉大港是中东石油进入中国的必经之路,而在未来随着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吉大港将辐射到周围26亿人民,再次进行经济福利的创造。”她说。

  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陈贺振分享了一组名为“最美南亚:发现丝路另一端的风景”的照片,全部是他途径孟加拉、印度两国所拍摄的。“热情”可以成为他照片的一个亮点。孩子们的热情,陌生人的热情;扒在火车顶上感到的热情,爬过学校围墙涌出的热情。“我拍他们,他们就更加热情了,开始欢呼。”他说。

  外文系大一新生王艺璇说,她决定参加大篷车课堂考察之行,收获颇丰。“从带队教师李老师那里,我明白了一带一路要用脚去走,用眼睛去看,希望同年级的同学们能够关注亚洲邻居。”王艺璇说。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参赞扎米尔 阿万在闭幕致辞中说,中国正在做和平的使者,促进中国、巴基斯坦及周边国家的安全与和谐。

  追溯丝绸之路历史,无数的探险家和商人连接了中国与各地;如今,清华学子用实际行动阐述了当代“苦行僧”精神,在异国他乡欲求真知。行走在亚洲边地的“大篷车课堂”考察活动已经举办了十六年,共计超过五百名清华学子亲身参与。带队教师李希光教授在丝绸之路国家考察了二十七年。

  2016年1月至2月,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与来自全校不同院系的清华学子,飞赴南亚地区,历经十天,每天睡觉不足5小时,艰苦行走在“一带一路”建设关键点——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进行实地调研考察。

“走在一带一路上——大篷车课堂寻路南亚”论坛举办

  嘉宾与演讲者、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通讯员 王思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