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澳国内非英语国家移民很难找到工作

来源:环球网综合
2014-08-06 16:22:00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澳大利亚“新快网”8月5日报道,一份5日发布的澳大利亚全国报告显示,来自非英语国家的青年在找工作时仍然会被忽视,即使他们非常积极参加培训。

  据报道,在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语言国家(例如中国、印度、菲律宾和伊拉克)的18岁至24岁的人群中就业率只有55.9%,而澳大利亚出生青年的就业率为71.6%。

  对此,《2014亚洲自由民主联盟青年报告》(CALD Youth Report 2014)的主要作者、阿得莱德大学教授雨果(Graeme Hugo)表示,难民觉得更难找工作,只有1/3的人有工作。“难民遇到的困难是最大的。他们来到澳大利亚,除了有文化和语言障碍外,他们通常是一无所有,而且还有心理创伤问题。”

  根据2011年的人口统计数据,这份报告发现2011年澳大利亚有近370万12至24岁的青年,其中差不多60万人是在海外出生,40万人在亚洲国家出生,还有大约4.8万人是难民。阿得雷德有大约26,700名12至24岁的青年,大约55%的人就业。其他州的数据也类似,但西澳亚裔青年的就业比例较高,为62.6%。不过, 北领地扭转了这种趋势,亚裔青年的就业率为74.4%,而澳大利亚本地青年的就业率只有62.2%。

  雨果说这份报告令人鼓舞的方面是,越来越多来自海外的青年参加了全日制或业余教育,58%的18至24岁的青年都参加了教育,而澳大利亚本地青年的比例为39%。“他们在进入职场的时候比澳大利亚本地青年准备得更充分,资历也更高,所以他们的成功率应该更高才对。” 这表明阻碍亚洲青年进入职场的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化障碍,“歧视”也是一个因素。

  雨果教授认为南澳在鼓励移民在境内定居方面不够积极也是一个因素。从1980年代开始的20多年来,在南澳定居的移民仅占全国移民摄入量的2%至3%。

  不过到2004年情况改变了,南澳政府改变了人口政策,将年摄入量从一年3000移民提高至1.1万移民。大部分移民都来自印度、中国或其他讲国语国家。(实习编辑:朱天祺 审核:谭利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