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伊官员称核谈判关键分歧仍难弥合 谈判前景恐越发悲观
随着7月20日伊核第一阶段协议到期的日子日益临近,正在维也纳举行的第六轮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P5+1)谈判也进入了冲刺阶段,然而,目前各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依然存在着难以弥合的分歧。
据伊朗新闻电视台报道,伊朗副谈判代表、副外长阿拉格西13日表示,各方目前在几乎所有的关键问题上都存在分歧,而已经持续了10天的谈判并没有能够弥合各方在任何一个问题上的分歧。他同时表示,伊朗和P5+1成员都提出了一些解决某些分歧的方案,但是各方在这些方案上都尚未达成一致。他说,目前各方在最为关键的伊朗的铀浓缩能力问题上争执不下,导致无法达成任何一致。
有关伊朗能够拥有的离心机数量以及其铀浓缩能力,一直是伊核问题谈判中的焦点问题。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7日表示,西方国家试图要求伊朗把铀浓缩能力缩减到1万分离功单位,而经过伊朗官员的计算,伊朗实际的铀浓缩能力需要达到19万分离功单位。
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萨利赫8日也做出了类似表态,并强调,铀浓缩设施的能力并不是由拥有的离心机数量决定的,恰恰相反,浓缩铀的需求总量和使用的离心机类型才决定了离心机的数量,而西方国家此前一直在这个问题上试图混淆和误导国际舆论,并在伊朗到底该拥有多少台离心机这一问题上与伊朗纠缠不休。
而13日抵达维也纳的美国国务卿克里也表达了同样的忧虑。根据路透社的报道,克里当天表示,很显然,目前的谈判中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分歧,各方需要努力才能推动谈判取得进展。他同时强调,伊朗必须保证自己的核计划是和平的,伊朗也不能够发展核武器。
而针对外界、特别是美国及西方国家在伊朗核计划的目的上的疑虑,伊朗外长扎里夫在维也纳接受美国广播公司访问时称,伊朗“没有兴趣发展核武器”。扎里夫表示,发展核武器不会给伊朗带来什么好处,反而会削弱其在地区的影响力。他说,与周边国家相比,伊朗无论在军事实力、科研水平、人才储备等多方面,都更具有优势,伊朗没有必要通过拥有核武器这种手段来展示自己的能力。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伊朗一直试图说服国际社会,其核计划仅用于和平目的,并且希望通过谈判彻底解除针对其实施的国际制裁。然而,随着7月20日的临近,外界也越来越担忧各方能否按时达成一份解决伊核问题的最终协议。
阿拉格西表示,自己对谈判取得成功并不悲观,但是对按时达成协议也没有感到乐观,毕竟现在各方在各种问题上都存在着严重分歧,而且没人能提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协议。他同时警告说,如果最后没有办法达成最终协议,伊朗很可能将会恢复20%浓度的浓缩铀活动。
根据去年11月达成的伊核问题第一阶段协议,如果各方同意,那么第一阶段协议将会延期最长半年,以便各方有时间继续进行谈判。对此阿拉格西表示,如果谈判取得了进展,也许会谈将会延期数日或数周,不过有美国官员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各方难以取得进展,谈判延期的机会相当渺茫。
同时,鲁哈尼政府还面临着来自国内强硬派越来越强大的压力。伊朗强硬派近期加强了对谈判团队和鲁哈尼政府外交政策攻击,批评他们试图通过在核谈判中放弃和出卖伊朗的国家利益,寻求与美国和西方国家实现妥协,以达成最终协议。对这些指责,鲁哈尼强调,谈判团队绝对不会做出任何有损伊朗国家利益的行为,不会放弃伊朗的合法核权利。
而一旦谈判破裂,意味着不但目前有限解除的一些制裁措施将会恢复,同时伊朗很有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国际制裁。如果这种悲剧性的结果真的发生,不但对温和派的鲁哈尼政府来说将是一场沉重的打击,对伊朗和整个国际社会而言,恐怕也将会带来更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