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国等金砖国家深化合作 共担国际责任

作者:记者 李圣依 来源:环球网
2014-07-14 09:29:00

  香港中评社7月14日文章,原题:金砖国家进入真正实质性合作的阶段 “金砖国家”峰会从2009年在叶卡捷琳堡峰会举办以来已经度过了五年的时光。近两年随着新兴经济体增长速度减缓,西方学者和媒体纷纷有意或无意的唱衰“金砖”。“金砖国家”举办了五次峰会,而峰会所讨论的内容也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经济议题扩展到全球和地区热点等政治议题。“金砖国家”作为一个国际政治经济集团实际上已经形成,并对许多新兴经济体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它们都积极要求加入。

  7月15-16日,金砖国家峰会第二轮第一次会议在巴西举行,正如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所说,本次会晤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这里的“承前启后”不仅是简单地指“金砖国家”峰会已经完成了一轮,第二轮将按BRICS五个字母的顺序在各国轮流举行;更是因为在过去五年中,“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已经初具规模,从单一的元首峰会机制发展到以元首峰会为核心,包括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部长会议、工作小组、工商理事会、智库理事会、青年领袖论坛等一系列机制性安排在内的合作机制,并且提出了要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而在这一次峰会上,将很有可能要正式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的建立,将标志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向实体机制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承前启后”意味着“金砖国家”合作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了一个真正实质性合作的阶段。

  对于“金砖国家”要成立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的消息,虽然很多西方人士在口头上都表示乐见其成,但实际上很多人耿耿于怀,认为新兴大国要另起炉灶,以抗衡和挑战美国等西方国家所主导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种看法完全是出于一种高高在上的西方优越论和所谓的“他者威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表明,现存国际金融体系远谈不上完美,亟需改革。G20峰会早在2010年就决定要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改革,但由于美国的阻挠,改革迄今一筹莫展。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储备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无论是美国在危机期间实行货币宽松,还是危机过后美国退出货币宽松,受冲击最大的都是包括新兴大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无法推进的情况下,“金砖国家”只能另辟蹊径,这样至少能够减少损失,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

  从这个意义上讲,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是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一种补充,世界银行的贷款额度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需求,而且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很少;而IMF在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动荡时也不能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与世界银行、IMF的股权结构和运行模式都不相同,更好地体现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这种平等的股权结构和民主的运行模式将会吸引更多的国家加入,从而与世界银行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竞争可以激励世界银行和IMF改善股权结构和运行模式,推进IMF新一轮份额改革的落实。

  西方国家不是老是要求中国等新兴大国承担国际责任吗?那么什么是国际责任?并不是只有为美国和西方国家分忧才算是承担国际责任。国际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发展,中国等新兴大国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资金,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做出贡献,就是承担了国际责任。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的成立无疑是“金砖国家”福塔莱萨峰会的最大看点,也是为落实本届“金砖国家”峰会主题“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而举行的奠基礼。此外,本届“金砖国家”峰会还将像以往那样讨论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协调立场,并与拉美国家领导人会晤。这一系列议程表明“金砖国家”成员国将继续深化在国际和平与发展领域的合作,在第二轮峰会期间,“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真正成为引领“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