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3日电 国际财经一周大事回顾(7月6日-7月12日)
7月7日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长乌柳卡耶夫说,俄罗斯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2%,其他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呈现向好态势。
奥地利政府发布的《2014经济报告》显示,受救助裕宝阿尔卑斯-亚德里亚银行影响,2014年奥地利财政赤字和国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分别上升到2.7%和79.2%。
7月8日
日本财务省发布数据显示,受消费税上涨导致进口减少等因素影响,5月份日本经常项目连续第四个月实现顺差,额度为5228亿日元(1美元约合102日元)。但日元贬值速度放缓等因素也令顺差额同比减少7.7%。
澳大利亚总理托尼·阿博特与来访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签署两国《经济伙伴协定》,即两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阿博特表示,协定签订后,日本的制造业产品将享有更低关税,而澳大利亚的牛肉、奶制品、园艺产品、粮食等产品将更容易进入日本市场。
美国全国独立企业联合会发布报告,6月份反映美国小企业对经济前景信心的指数小幅下滑,结束此前连续三个月的涨势。报告显示,6月份小企业信心指数环比下降1.6点至95,低于经济学家平均预期的97。此前一个月,美国小企业信心指数曾创下2007年9月以来新高。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年5月份德国出口同比增长4.3%,但环比下降1.1%。
7月9日
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推出跨国人民币现钞调运服务,首笔一千万元人民币现钞自广州口岸出发直接运抵新加坡。这是人民币现钞首次直接调运出国。
总部设在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合组织成员5月整体失业率为7.4%,与前一个月持平。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公布的最新一期会议纪要显示,如果经济朝预期方向发展,美联储将在今年10月的货币政策例会上决定结束资产购买计划,意味着历时五年多的量化宽松政策届时将全面退出。
7月10日
韩国央行——韩国银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保持在2.50%不变。这是韩国央行在去年5月将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之后,连续14个月保持基准利率不变。
日本内阁府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环比增长1.8点至41.1点,为连续第二个月复苏。受此提振,内阁府调高对该指数的基本评估,认为该国消费者信心“正在复苏”。但该指数仍低于50点,表明对日本经济持悲观态度的人数仍多于乐观者。
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5%的历史低位,并保持金融资产购买计划即3750亿英镑(约合6413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规模不变。该决议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美国批发库存和批发销售均环比上涨,但是涨幅较前月有所放缓。当月美国批发库存总额为5327亿美元,比前一个月修正后的水平上升0.5%。当月美国批发销售总额为4532亿美元,比前一个月修正后的水平上升0.7%。
7月11日
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德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1%。
印度中央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5月份印度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7%,远高于4月份的3.4%,创2012年10月份以来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