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7月8日文章,原题:中国过劳死已非罕见现象 在中国,对工作的迷恋导致梗死、中风和各种疾病。每年因此有60多万人离开人世。这是近日报道的令人感伤的数据。然而,中国人一如既往地把大量时间消耗在工作中。当然,这不是因为自古以来的纯粹的热爱劳动,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工资。
外国人一直感叹于对中国人的勤劳。早在1894年,在中国度过半个多世纪的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就曾撰书了《中国人的脸谱》一书。书中写到,从早到晚善于劳作几乎成为每个中国人的特质。无论是年迈的农民,还是年轻的富豪,几无例外。21世纪,中国人像其先辈们一样,仍然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之一。据北京大学和Zhaopin.com网联合研究资料,大家在工作岗位上每天平均度过8.6小时,也就是说,每周大约工作43小时。相比之下,《德国商报》给出的德国人的每周工作时间平均为33.5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劳动法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而且,每天加班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但这样的规定很难得到遵守。在北京的调查结果显示,60%的受访者承认,他们的加班时间要远远超过规定的2小时。这已经是规律,而不是例外。
天普大学日本分校校长杰夫·金戈斯顿认为,在儒学国家,比如韩国、中国和日本,与英美集体文化相比,其自我奉献精神要大得多。任何一项工作都做得过于完美。而且国家也在极力宣传这种价值观。
中国人工作量过大的原因也在于休假体系的不完善,或者说是“吝啬”。根据2008年出台的法律,除11个国家节日外,拥有9年工龄的人有权享有5个带薪日假期。最大的带薪时间是15天,但只有20年以上工龄者才有这个权力(巴西和立陶宛带薪假期为41天)。但是,据中国旅游局和社科院的调查问询显示,1/3中国人从未利用过带薪假期,而且80%的受访者宣布,准备不享用带薪假。当然这不是因为对劳动的热爱,而是为了有机会多赚钱。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勤劳的人民,中国经济也不会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每块硬币都有另一个面:因工作压力、精神过度紧张、梗死和中风,从而导致很多人过早离开了“工作岗位”。根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资料,因工作压力过大,每天有1600人提前离开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