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有望进入机制化合作新阶段

来源:金融时报
2014-07-09 13:30:00

  紧随世界杯脚步,金砖国家峰会将在巴西北部城市福塔莱萨召开。中国外交部7月7日宣布,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7月15日至16日出席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随后应邀对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和古巴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在7日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表示,本次会晤是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二轮会晤首场,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中方积极支持尽快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他称,各方就成立开发银行有广泛共识,但在一些技术问题上看法不同,表示对各方于此次会晤达成一致并成立该银行充满信心。

  对此,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宗义7月8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承前启后”不仅指第二轮会晤将按BRICS五个字母顺序在各国举行,更是因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这一正式组织的即将成立,标志着金砖国家合作向机制化迈出坚实一步。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既是一种补充,也是一种刺激和激励。他介绍,关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谈判已持续两年,印度等国家担心中国试图通过注入更多资金获得该银行的主导权。“为避免出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遇到的因美国出资太多而导致一些问题久拖不决的情况,各方都希望建立一个拥有公平话语权、开放体制和完善机制的机构。”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告诉记者,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是一个经济金融开发支持机构,没有也不应掺杂政治目标。

  在去年南非德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峰会上,各方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初始资金规模为500亿美元。该银行旨在对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工业等中长期投资发放贷款。分析认为,新成立的开发银行将是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扩大影响力的象征,对美欧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形成制衡。刘宗义认为,对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影响和意义,要从补充和激励两方面来看。一方面,世行的资本金规模为2230亿美元且大部分是催缴资本,贷款额度不能满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需求,该银行建立可形成有益补充。另一方面,该银行与世行、IMF的结构和运行模式都不同,可以激励它们改善股权和运行模式,推进IMF新一轮份额改革的落实,避免发放贷款时的附加条件和干涉一国内政。

  记者注意到,此前关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谈判的一个主要关注点是出资份额及投票权问题。印度等国家担心中国成为主导国家,建议每个国家出资100亿美元,初始资金的最大规模控制在500亿美元。而中国希望初始资金达到1000亿美元。刘宗义表示,我国希望扩大资本金规模主要是因为500亿美元太少,想把该银行做实。“目前,各国已就拥有相同投票权达成了共识。”他介绍,为保证相同投票权,资本金虽然由500亿美元上调至1000亿美元,但只有500亿美元对投票权有影响。这500亿美元是立即支付,每家100亿美元,剩余500亿美元则是催缴资本,只在发放贷款不够时才缴纳。宗良补充道,在IMF中由于美国出资太多,垄断了话语权,份额改革等一些问题久拖不决,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就是意在避免这些问题,公平、开放和完善是其应有的特征。

  除了出资额问题,各方还关注该银行总部和行长人选。据悉,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分别提名各自国家的上海、莫斯科、新德里和约翰内斯堡作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总部,巴西由于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并未参与,其中,上海在竞争中暂时领先。刘宗义表示,上海是我国最大的金融中心,而且上海自贸区正加紧建设,重要内容便是开放金融项目。如总部设在上海,对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关于行长人选,有分析预计,行长人选五年轮换一次,印度人可能担任首任行长。“印度人在IMF、世行担任中层以上职务的人很多,具有经验优势。”刘宗义提出,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国缺乏这样的人才。其实,对于总部和行长人选,刘宗义和宗良均认为不是很重要。“即使总部在上海,我们也要有高远的视角。”宗良表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应是为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金砖国家当前正成立外汇储备池,此次峰会上还将成立1000亿美元的应急基金。“建立应急储备安排是一种被迫行为,因为美元的霸权地位导致无论是美联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还是收紧,都对其他国家产生负面溢出效应。”刘宗义介绍,这1000亿美元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1000亿美元是分开的,我国将出410亿美元,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分别出180亿美元、180亿美元、180亿美元和50亿美元。应急储备安排的建立可帮助成员国抵抗未来的金融危机,稳定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