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9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俗话说“百行孝为先”。做父母的倾其一生心血培养子女,指望着晚年能有人嘘寒问暖,期待着子孙满堂,享天伦之乐。然而各种与中国传统完全不同的美国观念在影响着年轻一代。生活在美国的中式父母遭遇西化子女时,是否还能过上自己的理想生活?
美国家庭聚餐,一般由老人买单
今年88岁的韩老经常请子孙到餐馆聚餐。一个大家庭来齐的话至少要坐两桌,每次花费好几百元(美元,下同)。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家庭聚餐要么赚钱多的请客,要么轮流做桩,要么谁发邀请谁付账。一大家子有老有小的,一般是中年人请客,体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也因为中年人正处于事业鼎盛时期,往往赚钱最多。
韩老每次邀请晚辈聚餐都是自己付账单,他为自己有能力付账而自豪。他说:“老人买单是美国的习俗,因为晚辈要还房贷,培养下一代也要花很多钱,而老人已经没有什么负担了。”他还透露,正是自己积极张罗饭局,才能经常享受儿孙绕膝的欢乐。然而像韩老这么有经济实力的老人并不多见。张氏夫妇就表示,自己属于低收入家庭,每月仅有几百元的生活费,要想请晚辈吃饭并不现实,只能等候子女的召唤。如果子女没时间或没钱请他们吃饭,他们也只能体谅。
是否结婚生子,晚辈不跟长辈商量
老华一家几代单传,原本以为儿子移民美国之后,可以多生几个续香火。然而事与愿违,儿子四十好几也不交女朋友,更别说结婚了。老华好几次质问儿子。儿子认为,结婚生子是个人的行为,自己没有传宗接代的义务。老华怀疑儿子是同性恋,即便如此,同性恋婚姻在华盛顿州已经合法。老华对此也无可奈何。
美国人讲究生活质量,认为老人的生活质量如果太低下,还不如放弃生命。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好死不如赖活”。曾在中国长期生活过的华人都能够深刻地理解到老人的心愿。一旦他们的长辈出现重大疾病,都会要求医生尽力抢救。只要老人有口气在,哪怕形同植物人,活着总是好的。但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已经接受西方的观念,看重生活质量。中式父母们难以想像,将来自己遭遇生命垂危的情况时,如果医疗费用高昂,又有高额的人寿保险赔偿金正等着子女们,真不知这些西化的子女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张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