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成立调查组赴现场核查,涉事方道歉

西藏“云端珠峰”微信公众号9月21日凌晨发布情况通报:9月20日,《蔡国强:升龙》烟花秀视频在网络发布后,引发网民关注。

日喀则成立调查组赴现场核查,涉事方道歉

来源:中国日报网微信公众号 2025-09-21 08: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西藏“云端珠峰”微信公众号9月21日凌晨发布情况通报:

9月20日,《蔡国强:升龙》烟花秀视频在网络发布后,引发网民关注。日喀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

蔡国强道歉

9月21日,“蔡国强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发表 关于《升龙》艺术项目的说明。

说明称,9月19日,我的《升龙》艺术作品在西藏日喀则江孜县完成,引发公众对于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切关注与讨论。对此,我和工作室高度重视,怀着敬畏之心,虚心接受大家对于在雪域高原实施艺术创作的所有批评,并诚挚地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关心和提醒。 我们确实存在很多考虑不周之处,我深表歉意。

说明称,接下来,我们将主动配合第三方机构及相关部门,就此事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影响进行多方面的评估,并将以实际行动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具体工作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接受政府邀请的独立机构进行深入检测,如确有环境影响,我们愿意尽全力采取补救恢复措施,并将以实际行动支持江孜县的生态和文旅,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我们始终对大自然怀有深深的敬畏。

蔡国强工作室称, 未来,我们将更加谨慎,更加严格评估艺术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蔡国强工作室发布的道歉声明

涉事品牌方发布致歉信

9月21日,户外品牌始祖鸟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信》——

称近期品牌赞助的蔡国强——《升龙》艺术项目引发了广泛的公众讨论,我们衷心感谢大家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关切与监督,并诚恳接受所有的批评和建议。 大家的守护我们深表认同与尊重。在此,向各位表达最真挚的歉意。

该项目本是希望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提升对高山在地文化的关注。尽管怀揣这样的初心,在作品呈现过程中仍出现偏差甚至偏离。大家的肺腑之言让我们警醒:对艺术表达边界的评估需要更加专业,对自然的敬畏需要更加谦卑。

我们深知仅仅道歉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有责任在政府部门监管下,配合艺术家团队对该项目全过程的环境生态影响进行复核,邀请第三方专业环保机构,开展严谨而透明的评估工作。我们承诺: 将依据评估结果与社会各界的反馈,展开及时有效的补救行动。

此前报道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9月19日,户外品牌始祖鸟联手艺术家蔡国强 在喜马拉雅山放烟火,引发争议。

当日傍晚 ,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海拔约5500米)开始燃放艺术烟花。现场视频显示,蔡国强通过火药爆破在山脊点燃三幕烟花,形成“升龙”动态景观。

主办方称,此次《升龙》艺术项目所选用的烟花彩色粉均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并在国际奥委会及日本、美国、欧洲等多地的燃放验证中,确认其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标准。本次燃放等级为V级(最低风险等级),噪音与光污染均远低于夜间焰火,避免了对环境和公众的额外干扰。

因为在雪域高原地区创作,在生态保护层面,项目团队制定了“预防一监测一恢复”的全链条方案:燃放前已将牧民牲畜转移至安全距离,并通过盐砖引导鼠兔等小型动物离开燃放区,燃放后立即清理残留物,并对草甸、农田进行翻土与植被修复,确保不留生态隐患。

虽有此公告,该行为仍引起巨大争议。由于项目所处在喜马拉雅山脉,该地的自然环境本身脆弱,不少网友及户外爱好者对该艺术项目环保材料的实际效能、对高原土壤与植被的物理干扰、对野生动物的干扰以及对大气和水体的潜在污染等均表示质疑,并认为团队应对此项目的环保措施作更详细的说明及公示。

有许多户外消费者认为,该行为和品牌对自然保护的初衷背道而驰。

另据新京报, 日喀则市生态环境局江孜县分局一位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此次活动在生态环境局备案过,手续也合规,由于烟花使用的是环保材料,因此不需要进行环境评估,乡、村、县三级政府同意即可。政府此前开过多次会议,研究选址,评估调查周围有哪些野生动物等,最终的选址不属于生态保护区,周围无人居住。目前来看,当地生态暂未受到破坏,后续也会持续观察。

9月20日,植物科普博主、植物学博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理事顾有容接受广州日报 记者采访表示,“尽管燃放区并不在红线范围内,可能只是高原上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山坡,但这也并不代表它不重要,因为整个青藏高原都是一个环境脆弱区。”顾有容表示,燃放地所在区域海拔高度在4500米以上,属于典型的高山草甸地貌。“高山草甸的特点就在于土壤非常薄,其地表只有10厘米左右、薄薄的一层,为草毡层”,“但是这一片草毡层非常脆弱”。

虽然项目方提及会“翻土修复植被”,但他表示:“如果是平原地区那种一米厚的肥沃土壤,通过翻土或许可以将土壤表面的污染物掩埋下去,让它进入自然降解的流程,同时翻上来的土壤也是富含有机质的,可以长出植物。但对于这种本来就很薄的草毡层来说,由于其下方是土壤母质,即岩石风化形成的碎末,几乎不含有机质和微生物,不太可能长出新的植被。”顾有容透露,高原草甸的植被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可能长起来。

来源:中国日报网、北京日报综合云端珠峰、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新京报

编辑:王旭泉

校对:邵冰琦

审核:富文佳

推荐阅读

145票赞成、5票反对、6票弃权!中方发声

炒作明星个人动态和琐事等 微博、快手被约谈

最新!香港警方顺利拆除战时遗留炸弹

中国日报网独家栏目:新闻早点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日报网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旭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