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打击日寇嚣张气焰 太原会战粉碎日本“不可战胜”神话

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军队面对武器精良数倍的侵略者,和他们“一个月拿下山西,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疯狂叫嚣,英勇反抗、顽强防御,太原会战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打击日寇嚣张气焰 太原会战粉碎日本“不可战胜”神话

来源:央视新闻 2025-08-09 11: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平津失陷、山西危急,日军南进矛头直指太原。太原危、则山西危,山西安危事关抗战全局。

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军队面对武器精良数倍的侵略者,和他们“一个月拿下山西,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疯狂叫嚣,英勇反抗、顽强防御,太原会战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太原会战,从1937年9月至11月,历时近2个月,包括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等,是包括由陕北红军改编的八路军在内的中国第2战区守军与侵华日军在山西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战略性防御战役,为中日双方在华北进行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

在山西烽火抗战博物馆太原会战展区,一张朱德总司令正在向部队做站前动员的照片格外醒目。

山西烽火抗战博物馆馆长 高林: 展柜当中看到的展板内容就是八路军的总指挥朱德同志,在号召八路军将士们开赴前线的一张照片,非常珍贵。

1937年9月中旬,日本侵略军先后占领晋北重镇天镇、大同,负责统率山西作战的第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指挥所部退守内长城的平型关、雁门关一带组织防御。在一片颓败的战局中,率先到达山西战场的八路军第115师,首战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平型关大捷——这是全面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

在平型关受到阻击后,日军转头突破了平型关和雁门关与之间的茹越口。侧背受到威胁的平型关守军不得不奉命撤退,忻口成为守卫太原最后的门户。

1937年10月,第2战区先后集结守军20多万人,与日军在忻口拼死鏖战,战斗最为惨烈的南怀化村204高地,一昼夜间敌我互易阵地达13次之多,迫使日寇三易前线指挥官。冲锋在前的中路兵团指挥官第九军军长郝梦龄最终以身殉国,牺牲地点距敌方阵地不到200米。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研究员 高春平: 我看过战报,那就是拼着命打的,双方在南怀化高地和大白水,阵地来回争夺,白天人家占了,晚上咱们突击队上去夺回来,第二天人家又占了,反复了好几次拉锯战。为什么军长郝梦龄中线指挥亲临前线?他看见这样着急了,必须把这个阵地夺回来,亲自和师长上火线,可见当时战斗激烈程度。

抗战初期,敌我武器装备差距极为悬殊。忻口阵地的上方,日军飞机不断盘旋轰炸,每天都给我方部队造成严重伤亡,几乎无法在白天发起有效冲锋。

在忻口一带鏖战的同时,八路军在日军翼侧和后方不断打击日军部队,115师先后收复了平型关、团城口等多处失地;120师两次在雁门关以南地区伏击日军运输队,一度截断了日军的补给通道;129师769团于10月19日趁夜袭击了距离忻口战役主战场不到50公里的阳明堡日军飞机场,毁伤日军飞机24架,改变了日军在忻口战场上的制空权优势,创造了“步兵打空军”的战争神话,被誉为“阳明堡大捷”。

山西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 山西太行干部学院特聘教授 郝雪廷: 当我们八路军769团把这个机场端掉以后,忻口的战场马上就感觉到减轻了很多的压力,只有地面的敌人了,空中的没了。

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使日军在忻口损伤惨重,20多天无法前进,转而从晋东突破了守备薄弱的娘子关,直逼太原。忻口这最后一道防线也失去了意义

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守,坚持了两个多月的太原会战宣告结束。

毛泽东分析上海、太原失陷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指出:“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研究员 高春平: 太原会战以后,日本人也暂时停止了进攻,没有实力进攻了。在1938年2月,过了春节以后,他们才从太原再往南打。太原会战在我们整个华北中国抗战,特别当时华北正面战场的作用和意义是非常大的,得到了八路军的有力支援,打击了日本的一部分有生力量,为我们建立根据地和持久抗战赢得了时间,特别是粉碎了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和“一个月拿下山西,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梦想。

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日配合最好的一次会战,也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绩最显著的一次会战。这场会战大量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牵制了日军沿平汉铁路南下的作战行动,毙伤日军近3万人,创造了华北歼灭日军人数的最高纪录。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