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进展!国际首台,“悟空”研制成功

8月2日,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布新一代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DarwinMonkey(以下简称“悟空”)。

突破性进展!国际首台,“悟空”研制成功

来源:中国日报网微信公众号 2025-08-03 15: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2日,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布新一代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Darwin Monkey(以下简称“悟空”)。“悟空”支持的脉冲神经元规模超过20亿,神经突触超过千亿,其神经元数量已接近猕猴大脑规模,在典型运行状态下功耗约为2000瓦。 这是国际上首台神经元规模超过20亿的基于专用神经拟态芯片的类脑计算机。

人类大脑是一部极其高效的“计算机”。类脑计算是将生物神经网络的工作机理应用于计算机系统设计中,构建像大脑一样的低功耗、高并行、高效率、智能化的计算系统。此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是Intel在2024年4月发布的Hala Point系统,其神经元规模为11.5亿。

▲ 资料图片: 类脑计算机“悟空”

“悟空”搭载了960颗达尔文3代类脑计算芯片,整体由15台刀片式神经拟态类脑服务器组成。该芯片由浙江大学牵头、联合之江实验室于2023年初研制成功,单颗芯片支持超过235万脉冲神经元与亿级神经突触,并支持类脑计算专用指令集和神经拟态在线学习机制。

在类脑计算芯片的基础上,科研团队经过两年多的攻关,研制出超大规模的类脑计算机“悟空”,并开发出新一代达尔文类脑操作系统。据团队负责人、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潘纲教授介绍,团队在“悟空”上部署了多项智能应用验证,能够运行DeepSeek类脑大模型完成逻辑推理、内容生成和数学求解等智能任务,还能够模拟包括秀丽线虫、斑马鱼、小鼠以及猕猴等不同神经元规模的动物大脑。

“‘悟空’大规模、高并行、低功耗等特点,将为现有的计算场景提供新的计算范式。”潘纲介绍,它能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新的算力基座,可作为神经科学家研究脑的仿真工具,提供新的实验手段探索大脑工作机理,用于更好地理解大脑,减少真实的生物实验。此外,人类的推理能力和效率远超当前人工智能,“悟空”计算机仿脑的工作机制和超越人脑的运算速度,将为未来类脑AI的研究提供强大的支持。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韩丰

审核:邵冰琦 富文佳

推荐阅读

热搜!赵露思发长文:不用你们封杀我,我不干了

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事件,官方通报!

新闻早点|河北兴隆“北京山谷”项目3人遇难4人失联

中国日报网独家栏目:新闻早点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日报网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韩丰】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