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2月13日电(记者康锦谦、薛晨、尹恒)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3日晚间,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含预售)达100亿元。《哪吒2》不仅在国内引发观影热潮,更成为全球热议话题,影片包含近2000个特效镜头、超10000个特效元素,超过百家国内动画团队参与制作。
近日,记者走进《哪吒2》的“诞生地”——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哪吒2》制作链上的多家关键企业就分布在该园区。在主创团队所在的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门口,记者看到许多粉丝正兴奋地和巨幅哪吒IP宣传画合影。园区工作人员说,最近前来打卡的电影粉丝络绎不绝。
距离可可豆动画仅百米之遥的墨境天合成都数字图像科技有限公司在业内颇有名气,除《哪吒2》外,还曾参与《流浪地球》等多部电影的后期制作。公司视效总监邢明礼告诉记者,团队主要负责《哪吒2》中“哪吒撕裂重生”等场景的上百个镜头特效。“导演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很高,原本预计三四个月完成,最终完成项目花了11个月。”
邢明礼告诉记者,由于两家公司离得近,交流非常频繁,有时候着急时,直接带着硬盘上门拷贝数据,比网络传输更快。虽过程充满挑战,但通过这次合作团队在技术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哪吒2》导演饺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影片制作过程中曾尝试与国际团队合作,但最终是中国团队的不懈努力和精益求精,才实现了理想中的效果。“现在越来越多的国际顶尖团队主动寻求合作,公司今年的工作项目已经排满。”邢明礼说。
视觉特效制作公司墨境天合工作区。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哪吒2》的成功无疑为园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年后复工第一天,园区内大多企业已投入工作,气氛相当火热。
成都星阅辰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深耕IP经济为发展目标的数字文创企业,拥有《遮天》系列、《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等多个IP的版权。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磊认为,《哪吒2》的成功并非偶然,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提升,文化影响力必将辐射全球。
王磊认为,《哪吒2》的爆火不仅体现了中国动画制作水平的提升,更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崛起。中国动画人正以“死磕”精神打磨精品,致力于创作出更多令世界惊艳的作品,推动中国动画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工作人员正在制作动画效果。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由于《哪吒2》在四川备案,导演饺子是四川人,主创公司位于成都高新区,因此被贴上了“成都造”的标签。此次阔别5年回归,屡屡刷新记录,但这不是“成都造”的第一个爆品。
在手游《王者荣耀》成功前,腾讯总部并不十分看好在成都团队,他们觉得成都这座城市太过于安逸。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正因为成都很安逸,滋生了很多创意,才能开发出好的数字文化作品。
饺子表示,成都的包容性与文化底蕴,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而政府搭建的产业生态,则让技术落地成为可能。
据了解,成都早在2002年就开始布局数字产业。2006年,成都被列为国家级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之一,与北京、上海、广州并列,并先后成为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全国首家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以及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
工作人员正在制作动画效果。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墨境天合成都公司负责人刘颖告诉记者,公司2018年入驻成都,“成都拥有丰富的游戏和动画项目经验,视觉特效人才储备充足,城市文化包容度高,这些都为动画产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现在大家仿佛憋着一口气,要做出让大家感到惊艳的作品,希望超越。”一位成都动画创作者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