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中英:“一带一路”应全面而深入多边化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11-03 19:36:20

庞中英:“一带一路”应全面而深入多边化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庞中英。

最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访问英国,以及一系列欧盟领导人,包括德国总理等随后对中国的访问,“一带一路”在中欧关系成为一个关键词。习近平主席强调,一带一路是开放和包容的,欧洲也是一带一路包括的地区。

“一带一路”在2013年10月提出时,本意就是开放和包容的。但由于“一带一路”主要由中国提出和推动,似乎“一带一路”具有了明显的单边性(unilateralism)。

本文认为,中国应该极力避免“一带一路”的单边性,应该竭力实现“一带一路”的多边化——让“一带一路”真正成为一个中国发起的新的国际制度(国际项目、国际机构)。

在实现“一带一路”的多边化中,亚投行(AIIB)等中国发起的新的多边金融组织(国际组织)可以为“一带一路”的多边化提供重要模式。“一带一路”的多边化也要借鉴中国没有参加的TPP等多边合作框架。

单边主义对实现中国提议的“一带一路”并不有利。单边性,即仅是从中国出发、以中国为中心思考形成“一带一路”国际体系。这一单边性如果得不到纠正,就可能导致在贯彻“一带一路”过程中的严重挫折。

正因为如此,我在这里提出“一带一路”的多边化任务,一是纠正一带一路在实践中的单边性,二是以多边方式实现“一带一路”。

目前,与TPP等不同,中国并没有规划“一带一路各国”(据说有至少65各)达成一项国际合作安排,推动全球的自由贸易。

与诸如TPP等进行比较,“一带一路”不是国际协定(条约),目标也不是形成这样的国际协定。这可能是“一带一路”在设计上的缺陷(design flaw)。

“亚投行”提供了一个实现“一带一路”的方法。亚投行不是一带一路的一部分,但是,亚投行为“一带一路”的实现提供了方法,那就是,一带一路也可以多边化,即“一带一路”成为一个国际组织。

“亚投行”是在过去30多年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中国向全球提供发展援助、贡献国际公共产品的金融政治设计。尽管美日等少数国家没有参加亚投行,但是,亚投行在发起与筹备过程中已经获得和享有了高度的国际合法性。这是中国外交的意外成功。但意外成功的根源是中国采用多边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若是中国不采用多边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亚投行在政治上和外交上不会如此成功。

当然,亚投行面对的挑战还很多,尤其是,现在很难说其就一定能在开发金融上取得成功,成为“第二个世界银行”。

中国要主动提议把“一带一路”纳入联合国框架、国际金融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其他全球机构(global institutions)中。让“一带一路”所涉及的国家与地区构成一个新的多边贸易体系和多边投资体系。让“一带一路”给中国与欧盟、非盟、东盟等“世界的地区”的关系都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必须要超越目前的全球治理,有必要在发起亚投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之后,再进一步,通过把“一带一路”多边化。以此回应TPP才是有力的和有效的。

中国“一带一路”尚未明确有助于(贡献)下一代全球治理(尤其是全球经济治理)的国际制度和国际规则。所以,“一带一路”需要从贡献全球治理的角度做国际制度和国际规则设计和推进。在这方面,“一带一路”有必要借鉴TPP。TPP的核心是书写下一代全球经济治理的规则。“一带一路”显然没有或者缺少影响和塑造下一代全球经济治理规则的规划(尽管许多人对“一带一路”做了许多的过度解读)。

假如“一带一路”继续不是一个多边谈判进程,也无国际协定的目标,“一带一路”的松散性、非机制化即缺少国际约束力的局面将继续

我认为,中国应该主动提出、尽早召集“丝绸之路峰会”(Silk Road Summit – SRS),以便使“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上升到最高的政治层面。

“一带一路”若能进一步多边化,则将深刻影响下一步全球治理的改革。

(以上全文为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庞中英,10月30日在交通银行香港分行主办、中国日报亚太分社承办之“新常态,新机遇,新挑战”:2015年企业金融高峰论坛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