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卡廷精神:习近平的人文外交观

作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
2015-09-22 18:15:17

马斯卡廷精神:习近平的人文外交观
 
9月17日,美国艾奥瓦州马斯卡廷市市长德文·霍普金斯在“中美友谊屋”对外开放仪式上讲话。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的第一次国事访问,是一次级别高、关注度高以及行程密集的访问:首站西雅图的主题是互联网及大企业活动;继而在华盛顿对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两国首脑峰会;最后他将前往纽约参加联合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而就在前不久,在远离大城市和聚光灯的一座小城中所发生的一些不起眼的事,却让人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如何加强中美关系。

美国爱荷华州的马斯卡廷举办了一个活动,庆祝“中美友谊屋”的建成。友谊屋象征着中美人民希望两国关系更为紧密的愿景。1985年,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与代表团一道,赴爱荷华州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当年他与代表团住过这里。尽管当年行程短暂,但多年之后,这座美国中部城市人民在当年所展现出的热情友好,仍让习近平印象深刻,记忆犹新。还没有其他的中国的领导人曾经在年轻的时候住在美国寻常百姓家中过夜。

在习近平此行的准备工作过程中,我近几周都在同中美两国的知名专家探讨两国关系。因而当我受邀在马斯卡廷庆祝活动上发表讲话时,我都不确信自己能否做好。直到抵达马斯卡廷(我都不记得一路上花了多长时间),我才知道了活动的意义所在。

现在,我可以证明中国企业家与马斯卡廷当地居民是如何克服最初的不确定因素与误解,建立牢固的友谊,互相尊重,开展双赢的商业合作。除了建立姐妹城市关系,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和投资,马斯卡廷与中国持续的交流,不仅拓宽了两国人民的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但最重要的或许是,中美两国人民之间弥漫着真诚的温情。

如果有人列举中美两国做过哪些因为富有积极意义、成果丰硕、具有建设性和启发性而最值得纪念的事迹,那么在201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爱荷华州马斯卡廷的访问当属其中之一。

对美国中西部农区一次单纯的访问为何会如此重要?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一、习近平造访马斯卡廷充分展示出其外交政策的核心理念之,即“公众外交”,强调人民间的沟通与交流。无论习近平谈及中美关系,如何与全球最强国家打交道,抑或是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国家(大部分都是亟需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中国家),人文交流始终处在这位领导人目标的中心地位。

二、2012年习近平访问马斯卡廷期间,与美国公众产生良好共鸣,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民而言,习近平造访马斯卡廷,是他作为副主席期间最值得纪念的一次旅程。虽然我也参加了习近平在洛杉矶与演义届、商届及政府领袖的午餐会,但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仍是马斯卡廷之旅。

马斯卡廷这样的小城如何能与洛杉矶、华盛顿等大都市媲美?为何我们现在要谈“马斯卡廷精神”,我认为原因有四点。

一、习近平与普通美国民众会面,尤其是同来自小城的人民交流。这种行动显示出一种共同的人文性,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谦逊。这正是我们在美国领导人身上看到的品质。

二、习近平尊重自己成长的历史渊源。在政治生涯早期,他还是一名年轻的县级官员,并不起眼,但他在寻求学习现代技术。

三、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向美国寻求建议和指导,而美国也乐于合作,这是值得纪念的一段时光。

四、习近平分别于1985年和2012年,两度造访马斯卡廷,尽管这两次行程的背景不同,但都为人文交流树立了榜样。这种公众外交已成为习近平外交政策理念的中心思想。

马斯卡廷完美地诠释了人文交流中简单纯粹而又真诚的内涵。

如今,人文交流如何能有效化作“公众外交”?必须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一、人文交流为人民,动机单纯,背后没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也不是其它计划的“垫脚石”。

二、人文交流有如潺潺流水,源头虽小,但汇聚多方,贵在自然;有别于人为开凿的大江大河。

三、人文交流的联系多元,比如拥有相同专业的科学文化等领域,或是拥有共同利益的体育及慈善事业等。

四、人民交流有多样的时间周期,比如游客出国旅游等一次性活动,或是医护人员为共同目标而合作这样的长期关系。

中美之间的争论话题众所皆知,但是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必须齐心协力,合作共赢。当然,最重要的是保证经济平稳增长。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中美两国经济联系紧密,一山不容二虎的观念已不符合事实。地区战争、恐怖主义、有组织犯罪、流行疾病、气候变化、发展可代替能源及环保技术等一系列问题,都使得两国应当凝聚共识。

要将共同机遇和需求转化为积极实在的行动与稳健的关系,最佳途径便是通过民间外交。而“马斯卡廷精神”恰恰具有示范作用。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政治经济评论员及国际合作战略分析家,主持并参与制作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走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