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小城监利的“黄丝带”:外媒热议“东方之星”救援精神

小城监利的“黄丝带”:外媒热议“东方之星”救援精神
 
客船翻沉事故发生后,湖北监利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和私家车绑上黄丝带,加入到免费为家属、救援人员服务的行列。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中国日报网6月7日电(信莲)据《赫芬顿邮报》6月5日报道,在中国湖北监利小城,38岁的锁匠夏守贵(音译)回忆起6月1日晚上的大雨时仍然心有余悸。

“那一个钟头里,雨下得非常大,”夏守贵说,“就像用桶浇水一样。”而在第二天早上,夏守贵就听到了一个坏消息。他回忆称,到处都在传几公里外的长江上有一艘邮轮翻船了,据说船上有456个人,且绝大多数都是退休的老人。

自那个早上起,夏守贵就加入了由当地居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这些志愿者们将自己的居所、车辆和厨房腾给了救援队以及从四面八方涌向这个小城、心痛欲绝的乘客家属们。不仅如此,出租车司机和私家车主们还纷纷在自己的汽车后视镜上系上了“黄丝带”。所有系着“黄丝带”的车都将无偿为救援队伍、乘客家属以及记者们提供服务。

小城监利的“黄丝带”:外媒热议“东方之星”救援精神
 
6月4日,一辆系着黄丝带的私家车从街上驶过。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在本周四与周五,系着“黄丝带”的汽车几乎在监利小城处处可见。据当地政府发言人表示,周四,大约有200辆出租车、1500辆私家车加入了“黄丝带”行动。据悉,负责分发“黄丝带”的是当地的电视台,而愿意为救援人员提供伙食、住宿的居民也纷纷借助当地广播台,将自己的援助信息播送给需要帮助的人们。

“对我来说,同情和捐多少钱无关,”夏守贵告诉外媒记者,“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出一份力是一份力。”

夏守贵还告诉外媒记者,刚刚听说事故消息时,他就曾给自己的一位叔叔打过电话,想借用他的摩托艇率先前去救援。夏守贵表示,自己这么做是考虑到监利小城位置偏远,救援队或许不能及时赶来,但后来他得知摩托艇坏了正在修理,只好放弃了这个计划,并转而加入了“黄丝带”的队伍。周五早上他刚刚让一位老大娘搭车,这位老大娘的家人正是“东方之星”的乘客,而其他的“黄丝带”志愿者们还为救援战士、警察和记者们提供过服务。

王翔(音译)是监利的一名出租车司机,也是志愿者中的一员。当他周四听说一些大巴车将乘客家属们丢在了最近的一处高速公路出口时,便立刻赶去了现场。到了现场才发现,与自己一样前来帮忙的人实在太多,所有的乘客家属们都已经顺利被接走了。

近年来,在中国的一些地方,曾经发生过一些“道德事故”,一些人害怕惹事上身,会选择对躺在马路上流血的伤者不理不睬,有人看见小女孩被汽车碾压了,也不愿意上前帮忙。这样的视频曾经传到过网络上,并引起过热烈的关注,有些人甚至因此宣称,中国正在经历一场“良知的危机”。

然而湖北小城监利这次在“东方之星”事故中所做的,似乎却完美地驳斥了这种论调。由于“东方之星”事故,监利一下子成为了媒体关注的重心。这个拥有150万人口的小城从来没有受到过这么多的关注,尽管这里没有旅游景点,没有大的制造业中心,甚至也没有火车站,主要的经济也是依赖于玉米种植和渔业,人均GPD也不过只有2千美元,但这一切似乎都不能阻止人们把视线聚焦在监利。

“我们这里只是个小城,”夏守贵说,“‘东方之星’出事后,全世界一下子都知道了监利。尽管这里的人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却都是真心实意地在关注这次的事故。”

“我认为换成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人们也都会这样做的。”王翔说,“我们是一家人。谁没有父母?谁没有孩子?当这样的事发生时,我们都希望伸出手来帮帮忙。”

(编辑:涂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