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涛:从苏联国际儿童院走出的“新中国汽车工业奠基者”

作者:刘梦阳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5-08 09:09:46

陈祖涛:从苏联国际儿童院走出的“新中国汽车工业奠基者”

2015年5月5日,陈祖涛先生在家中接受中国日报网记者专访。(摄影:刘梦阳)

中国日报网北京5月8日电(记者 刘梦阳) 他是红军早期将领陈昌浩之子,但他的身份,不仅仅限于“红二代”。“陈祖涛”这个名字,更多地与新中国汽车工业交相辉映,而他本人的青春年华,则与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交织相连。

陈祖涛11岁起跟随周恩来夫妇赴苏联学习、生活将近12年,期间经历了苏联卫国战争。胸前佩戴着“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的陈祖涛回忆起在苏联的十多年,神情间充满深情与怀念。

“我现在早餐还是习惯吃面包、咖啡和鸡蛋”

在莫斯科以东300公里处,坐落着一所历史悠久的特殊学校——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该校建成于1933年,当时叫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也被称为第一国际儿童院。陈祖涛,以及毛泽东之子毛岸英、毛岸青,李富春跟蔡畅的女儿李特特,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伊等当时中国革命领导人、烈士的子女,大都在那里度过了或长或短的一段时光,他们有个亲切而骄傲的名称——“伊万诺沃人”。

曾有报道这样形容“伊万诺沃人”:“有着地道的中国面孔却时时透出俄罗斯民族的性情”。今时今日,88岁高龄的陈老步履蹒跚却鹤发童颜,他在沙发上坐定一开口,便印证了以上这句描述,陈老声如洪钟、中气十足:“我是湖北武汉人,老家在汉阳。什么?热干面?不不,我可不爱吃,我还是习惯俄罗斯式的食物,到现在,我每天的早餐还是面包、咖啡和鸡蛋。”谈笑风生间,斯拉夫民族特有的爽朗热情一览无余。

这也难怪。不仅是陈祖涛,“伊万诺沃人”中有不少老前辈俄文讲得都比中文还溜。陈老操着一口略带湖北口音的普通话,但在念到苏联地名和人名时,便会很自然地切换成流畅动听的俄语发音。

陈祖涛:从苏联国际儿童院走出的“新中国汽车工业奠基者”

1947年,“伊万诺沃人”与罗荣桓夫人林月琴、王稼祥夫人朱仲丽在莫斯科柳克斯国际旅馆合影。前排左起:孙维世、李特特、林莉;后排左起:陈祖涛、朱仲丽、刘允斌、林月琴。(陈祖涛供图)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我们挖战壕、捡燃烧弹”

1939年,陈祖涛、孙维世等几名革命后代跟随周恩来总理夫妇从延安前赴苏联。

他们先是在莫斯科市郊的莫尼诺国际儿童院学习生活了一年不到,用陈老的话来说,跟延安时期的艰苦相比,“那里的生活简直就是天堂”。每天都可以吃到白面包、奶油、各式水果,这对于在延安靠小米果腹的陈祖涛他们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幸福。

当时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俄语发音,但这难不倒勤奋刻苦的中国学生。每天早上差不多5点,陈祖涛等就起床到室外广场练习发音了,如此坚持,俄语水平自然突飞猛进。

就在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步入正轨、渐入佳境时,战争的乌云悄悄地笼罩在了苏联上空。1940年,苏德战争(即卫国战争)爆发前夕,根据组织安排,莫尼诺国际儿童院与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合并,陈祖涛他们就从莫尼诺迁到了伊万诺沃。

战争年代,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里生活艰苦。当时一位满头白发的德国老师说的话令陈祖涛印象深刻:“什么叫吃饱?吃得半饱就是饱,吃了些东西感觉不那么饿了,就是饱了。”

此外,他们还要轮流到楼顶站岗,看到德国空投的燃烧弹落在楼顶,就立刻捡起来扔掉,根本顾不上危险不危险。男孩们还得参加军训,帮助前线挖战壕,女同学们则组成了缝纫队,为前线战士们缝制衣物。

陈祖涛:从苏联国际儿童院走出的“新中国汽车工业奠基者”

1945年,陈祖涛高中毕业与同学合影,前排左四是陈祖涛。(陈祖涛供图)

“党组织鼓励我们成立学生联合会,蔡妈妈捎金条给我们换卢布”

1945年,陈祖涛年仅16岁就考上了有“苏联的清华大学”之称的苏联莫斯科鲍曼最高技术学院机械系。陈老满怀感恩地说:“不管怎样,得感谢斯大林。是他特批我们中国学生上莫斯科参加考试,特批我们这些外国人上苏联的大学。”

而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温暖关怀,亦令陈祖涛难以忘却。

当时苏联物价飞涨,据陈老回忆,土豆每公斤70卢布,而苏方给予他们每个月的补助金,只有270卢布到三四百卢布不等,也就是说,一个月的补助只够买几公斤土豆,孩子们都在长身体,这点食物连塞牙缝都不够。

1947年,时任中央委员的蔡畅前往布拉格参加国际妇女会议途径莫斯科。被孩子们敬爱地称为“蔡妈妈”的蔡畅看到他们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心疼得直抹眼泪。

第二年,蔡畅再赴莫斯科,给孩子们塞了几根金条,让他们拿去换卢布贴补生活。

彼时,陈祖涛他们已应1947年赴苏治病的罗荣桓、王稼祥的建议,成立了中国驻苏联学生联合会,陈祖涛当时是副会长。

陈祖涛跟学生联合会的青年干部们商量了一下,决定由陈祖涛去首饰店兑换金条,此举相对安全,但数量太大的话也可能引起注意遭到盘查。前几次都比较顺利,店老板见他们的金条成色很足,非常乐意兑换。然而,当陈祖涛再一次来到首饰店,准备兑换更多金条时,便被抓了起来,送到了苏联民警总局,审问他金条的来历。

陈祖涛临危不乱,大大方方地跟苏联警方交待事情原委,并建议警方去联共中央和东方大学查证蔡畅身份。警察局查证确有其人,就把陈祖涛放了。后来,陈祖涛索性把金条全部兑换成卢布,按月给同学们发放生活补贴。

“幸亏有组织援助,我们才得以渡过难关,这笔援助,一直帮我们撑到了1949年11月驻俄使馆建立。后来,就由驻俄使馆为我们统一发放助学金了。”

陈祖涛:从苏联国际儿童院走出的“新中国汽车工业奠基者”

2015年5月5日,陈祖涛夫人为其戴上“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陈祖涛与夫人相识于莫斯科,已携手走过60余载春秋,其夫人是中国驻苏使馆第一任俄文翻译。(摄影:刘梦阳)

“我是一汽的第一名职工”

1951年2月,陈祖涛以优异的成绩从鲍曼最高技术学院提前毕业。跟其他“伊万诺沃人”一样,陈祖涛归国心切,希望用所学助力新中国建设。

回国后,陈祖涛去探望周恩来总理。周总理问陈祖涛:“你是学什么专业的?愿意做什么呢?”

陈祖涛回答:“我是学机械,汽车专业的,我愿意从事相关工作!”

周总理听了非常高兴,说:“那正好嘛,我们正与苏联洽谈建设长春第一汽车厂,你就去吧!”

就这样,陈祖涛到了一汽。陈老无比自豪地称自己是“一汽的第一名职工”,其实,从一汽、二汽,再到后来的北汽、广汽、上汽,“陈祖涛”这个名字一直与新中国蓬勃发展的汽车工业紧密相连,他是汽车行业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奠基者”。

1951年9月,苏联斯大林汽车制造厂成立了“一汽工程部”,代号为“A3-1”,全面负责中国一汽的工程设计和生产准备工作。陈祖涛被任命为“A3-1”的二把手、中国驻苏首席代表,全程参与厂址选择、工厂设计、总体布局、技术设计、施工图纸、设备供应、派遣专家、人员培训等大量一汽筹备工作。中方还派了600名实习生前往苏联进行一年的技术培训、学习。

回首往昔,陈老动情地说:“当时,苏联专家们真的是不遗余力地无私帮助、指导我们。那600名实习生,后来都成为了我们的技术中坚力量。”

时光荏苒,70余载光阴如白驹过隙。谈到动情处,陈老取出了前不久在俄罗斯驻华大使馆被授予的“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由他的老伴悉心为其戴上,那一刻,陈老摘下了眼镜,神采奕奕。

(编辑:孙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