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关注四中全会讨论依法治国 提升司法公信力很关键

作者:远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4-10-22 16:36:46

外媒关注四中全会讨论依法治国 提升司法公信力很关键

市民进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7月11日摄)。当日,上海召开全市司法改革先行试点部署会,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上海市委关于司法改革的决策部署,对先行试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上海的改革试点工作主要包括司法人员分类管理、职业保障、司法责任制和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等内容。(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中国日报网10月22日电(远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主题是“依法治国”。有外媒分析称,如何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建立司法的权威,将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为这对于解决腐败痼疾、提高治理水平,并让经济走上更可持续发展之路来说至关重要。

《联合早报》10月21日报道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专题讨论“依法治国”,为“有法必依”制定路线图。受访的学者纷纷指出,承接去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气魄,预计本次会议将提出加强司法公信力的具体措施,并订下全国实施时间表。

在中国需要改革的诸多领域里,司法改革一直是最受关注,也是最敏感的领域之一。中国法院审理案件时有时受外力干预和地方保护主义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建立司法的权威,将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今年1月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提出,深化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司法公信力,让司法真正发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

习近平也具体要求,“从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三个方面,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

今年6月,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又针对上述三个方面要求采取施政部署。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的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的重点内容,包括推进省以下地方法院和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推动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及在省一级设立遴选委员会,鉴定法官、检察官的选任资格;提出法官及检察官对所办案件终身负责。

所谓“人财物统一管理”,指的是省以下的地方司法机关的人事任命权、财政经费由省级政府统一管理,减少地方司法机关受同级中共党委的干扰,上述改革方案先在上海、广东、吉林、湖北、海南及青海先行试点。

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向本报分析,本次四中全会的会议内容将是去年三中全会的“深化版”。许耀桐说:“三中全会针对建设‘法治中国’已经起了一个头,四中全会就进一步深化研究‘依法治国’,它们加起来就是一个桥梁——通过落实法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四中全会可能端出哪些实质举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进一步分析,此前已经明确的司法机构省以下垂直管理的问题,在省级和中央层面“肯定要拿出时间表去执行,进入实施阶段,省以下也会有一些部署和安排”。

此外,去年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对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明确各级法院职能定位,规范上下级法院审级监督关系等。受访的学者和独立时评人相信,四中全会将提出相关改革的落实措施。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景文分析,中国司法的公信力不高,一方面是人治的问题,另一个方面也是司法人员本身的素质问题。

朱景文表示,司法人员的素质包含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两个方面。中国司法人员的文化水平参差,主要是老一辈的法院法官当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不多,也缺乏司法专业训练。不过,现在从事司法工作的年轻一代,有大学学历或研究生学历的非常多,司法人员的文化水平在提升中。

他还认为,建立法官及检察官对所办案件终身负责的制度是良好的设想,但实际执行需要一步一步地试。现实情况是一些涉及重大利益的案子,基层法院法官可能基于能力或缺乏信心,不一定愿意负起责任,而交由审判委员会去决定。

《金融时报》10月21日报道称,在一年前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国领导人阐述了雄心勃勃的经济改革议程,几乎触及到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治理方式的所有领域。

大多数中国法律学者认为,如果中国要解决腐败痼疾、提高治理水平,并让经济走上更可持续发展之路,那么加强司法独立性至关重要。

法律学者和官员们表示,本周会议的一个主要议题是关于让各地地方法院对上一级行政机构负责,而非像现在这样对当地的党员干部负责,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存在于中国各级司法系统的腐败和以权谋私行为的空间。

(编辑:周凤梅)

延伸阅读英媒:四中全会有望开启反腐运动第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