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三代战机大强度试飞:试飞员难看清仪表

来源:中国航空报
2013-04-26 12:13:40
分享

中国首次三代战机大强度试飞:试飞员难看清仪表

英雄的试飞团队(右二为张景亭)

挑战极限 型号试飞勇于担当

科研试飞是在验证飞机的极限,也是考验和挖掘试飞员生理和意志的极限。在试飞团,“我们多承担一份风险,部队就少一份隐患”,这是试飞员共同的理念。

大强度和大过载试飞对新机是最有力的检验,飞机只有通过了该项目的检验,才能获得通向蓝天的“绿卡”。国外在进行新机的大强度试飞时,曾多次发生飞机空中解体的惨剧。在我国首次进行第三代战机试飞时,张景亭主动请缨进行该项目试飞。该项试飞过载值最高会达到9个G,相当于身体重量增加了38倍,并会出现血液下流、黑视等现象,严重时人会失去知觉,这在空中非常危险。面对挑战,张景亭进行了周密准备,当他驾驶战机从万米高度呼啸而下时,随着过载的不断增加,飞机和身体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当达到9个G的过载值时,强烈的振动使他几乎看不清仪表板。此时,飞机和他的身体都超越了极限。他以无畏的精神和高超技艺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

试飞不仅技术高、风险大,也很艰苦。张景亭进行某型号高温科目试飞时,飞机要在35℃以上的外场环境下暴晒多个小时,进入座舱时温度已高达50℃,就像在“桑拿房”一样。飞行回来后,他的飞行服都被汗水浸透了。为双向考验飞机性能,飞完高温,还要飞高寒,哪里越是寒冷,张景亭越是要驾驶飞机往哪里去。在零下几十度的气温环境下,整个机身都被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铠甲”,在这种条件下试飞,对试飞员的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他同样出色完成了任务,为新机成功定型扫清了道路。

某新型单发飞机空中起动试飞是国家I类风险课目。他和试飞中心的科研人员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后,制定了试飞方案。随后,他驾机开始了国内首次电传飞机发动机空中起动试验。最后一次空中起动试飞时,当飞机升空到达规定空域时,他发现周围全是云,如果试验发生意外,对试飞员将带来更大的风险。但他下定决心:按要求完成试验任务。因为该型号工程的进度节点已迫在眉睫。他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过硬的试飞技术,驾驶飞机在规定高度关闭了发动机,失去动力的飞机高度急剧下降,“一秒、两秒、三秒……”。试验要求飞机发动机停车达到一分半的时间,这平常短暂的时间此时却让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漫长”,这也是他向心理承受极限的又一次挑战。一分半钟后,飞机已下降了几千米的高度。规定时间已到,他重新起动了发动机。“轰”的一声,飞机空中起动成功,战鹰重新跃上蓝天。

张景亭当上领导后,仍然带头执行高难风险试飞科目。某新机大侧风试飞风险很大,他又是第一个驾机起飞,飞机着陆时遇到了每秒9米大侧风,他没有惊慌,操纵飞机安全着陆,还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大侧风着陆方法,为日后成功战胜每秒14米大侧风奠定了基础。某型机的“冲天一跃”,被称作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张景亭又一次以“中国第一人”的身份出色完成任务。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