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0日,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左)和妹妹“华华”。(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日报网1月25日综合(涂恬)中国科学院1月24日宣布,中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非人灵长类平台诞生;12月5日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海外媒体对此密切关注,称中国正在生物科学的尖端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据介绍,该成果标志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实现了我国在非人灵长类研究领域由国际“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澳大利亚新闻网报道称,“中中”与“华华”先后诞生,标志着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首次取得成功。在克隆羊“多莉”诞生后,科学家们曾成功运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克隆了包括牛、猪、狗、兔、鼠在内的20多种生物,但灵长类的克隆一直没有成功,成为世界性难题,甚至有专家认为,灵长类对体细胞克隆技术具有排斥性。但是,本次中国公布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推翻了这种观点。
报道称,通常,基因的多样性会令各类科学实验变得复杂,但克隆生物在基因上完全一致,对于科学研究的展开就有了极大助益。未来,克隆猴有望被用于新型药品的测试。在这些药品投入临床使用之前,研究人员可以借助克隆猴观察药品对各类疾病的治疗效果。
这项研究结果证明,“中国正在生物科学尖端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多莉羊诞生20多年后,两只一模一样的小猕猴‘中中’和‘华华’的诞生令科研人员欣喜若狂。”美国《纽约每日新闻》网站报道称,“这也是全球首次成功运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实现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
报道援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殖生物学家迪特尔·埃格利的表态称,克隆猴的诞生是一项“重大的进步”。未来,运用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研究和尝试治愈各类人类疾病将具备可能性。
报道称,包括老年痴呆症、亨廷顿氏舞蹈病以及帕金森症在内的各类脑病的治疗和研究,将极有可能从克隆猴的研究中获益。
(编辑:党超峰 周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