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2日,本届美国总统候选人直播辩论的最后一场在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林恩举行,主题为国际和外交话题。
或许是此次辩论采取了“坐而论道”的文明形式,或许是主持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资深记者鲍勃•希弗压得住场,此次辩论一改第二轮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的“气场”,变得温文尔雅,甚至有些不太像辩论。
90分钟的时长被分为六个话题:美国在世界上的作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战争、红线-伊朗、以色列-中东变局、新恐怖主义和中国。两位候选人居然在大多数话题上说着近乎同样的话:都认同美国应发挥全球主导作用,都认同应控制军费开支,都认同奥巴马4年反恐成就,都认同中国既是重要合作伙伴,又是主要竞争对手……
正如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达雷•韦斯特所评论的,罗姆尼此次辩论的策略是在大政方针上赞同奥巴马,这一方面是惩于此前辩论中的教训,他认识到不应显得自己在与美国国策和国家利益作对,不能给奥巴马以“用美国元首和三军总司令身份居高临下说话”的机会,且在秀了几个月强硬后,他终于意识到,大多数美国人讨厌战争,诸如“为解决伊朗核问题不惜动武”或“应更积极介入叙利亚冲突”之类说辞未必讨巧,还不如顺水推舟,选择在细节上指摘奥巴马的破绽。
而奥巴马的策略,则是利用自己任职4年的优势,把外交成就归纳为3句话(从伊拉克撤军、阿富汗过渡进程已经完成、基地组织遭受重创),避免更多、更深的解读,以防节外生枝。他在辩论中不断暗示,伊拉克战争是共和党发起的,还讥讽罗姆尼“将俄罗斯当作美国头号对手”是“冷战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