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史上首次!乌军:俄士兵向机器人部队投降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7月13日报道,乌克兰冲突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战争史上首次!乌军:俄士兵向机器人部队投降

来源:中国日报网微信公众号 2025-07-14 15: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7月13日报道,乌克兰冲突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在一项完全由机器人部队执行的任务中,俄军作战人员首次在没有人类步兵直接干预的情况下被俘。甚至押送俘虏的也是无人系统,无需乌军士兵踏足战场。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里程碑:一场机器俘虏战俘的现代战争。

7月9日,乌克兰第3独立突击旅通过“电报”软件发布消息称,在哈尔科夫地区,他们首次成功地仅凭无人机和自杀式地面作战平台,迫使俄军士兵向无人装备投降。 该通报称:“历史上第一次,俄军士兵在纯粹由机器人系统发起的进攻中投降。”

这支机器人部队部署了装载炸药的地面车辆,并攻击俄军的坚固阵地。

在摧毁数个掩体后,其中一台地面机器人系统靠近了一个部分坍塌的庇护所,迫使俄军士兵主动投降,以避免即将发生的爆炸。第3独立突击旅说:“当接下来的一台系统靠近一个被摧毁的掩体时,敌人为了避免爆炸,宣布投降。”

在没有人类直接干预的情况下,幸存的俄军士兵随后在多旋翼无人机的押送下到达乌军防线,并按照军事规程被收押为战俘。 全过程由机器人独立完成。

第3独立突击旅表示,该地区的俄军阵地此前已成功抵抗两轮由人类部队发动的进攻。无人系统的使用使得乌军得以控制这些阵地及邻近的战略目标。

据乌克兰媒体报道,乌克兰越来越多地在战场上使用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作为其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根据乌克兰国防部最近的统计数据,无人系统在6月份占对俄罗斯阵地打击的三分之一左右。

报道援引智库报告指出,虽然乌克兰已普遍使用无人艇和低成本的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但这次行动标志着技术化战争达到了一个新的复杂程度。

该智库称:“机器人实施的俘获行动加强了乌克兰基于技术的非对称战争策略。这种方式能减少伤亡,以及不费一枪一弹就迫使敌军后撤。”

这一进展还揭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法律真空。《日内瓦公约》并未规定如何对待被自主系统俘虏的战俘,这造成了法律上的不确定性,并引发了关于机器在武装冲突中角色的新讨论。

美国和以色列等国的国防专家正在分析此类案例,以尽快将自主系统纳入地面作战理论。

俄罗斯方面目前对上述说法暂无回应。

泽连斯基:将继续在俄领土开展无人机作战

当地时间7月12日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表视频讲话表示,乌克兰正全力以赴争取更多无人机和导弹拦截装备。作为对俄方袭击的回应,乌克兰将继续在俄罗斯领土上开展无人机作战。乌方将采取不对称战术,这一战术已被证明卓有成效。

俄摧毁美制防空系统,乌击退俄多次进攻

俄罗斯国防部当地时间7月13日发布战报称,过去一天,俄军在顿涅茨克地区控制了2个定居点。俄军打击了乌克兰军工企业、乌军无人机操作员培训中心和临时部署点等目标,摧毁美制“爱国者”防空系统的2套发射装置和1座雷达站。俄军防空系统则摧毁了乌军9枚航空炸弹和215架无人机。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7月13日发布战况信息称,截至当天下午,前线共发生97次战斗,其中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的战斗最为激烈。乌军击退了俄军多次进攻。

俄方:俄乌将继续直接谈判

当地时间7月14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加卢津表示,虽然第三轮谈判的具体日期尚未确定,但是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直接谈判会继续进行。

消息称,一方面,目前乌克兰声称需完成约定的战俘交换,同时又威胁将对俄罗斯领土发动新的远程打击。另一方面,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吉隆坡会晤时讨论了冲突调解的“新看法”,但美国又宣布计划增加对乌武器供应。因此,俄乌谈判何时重新展开还难以确定。

来源:参考消息、央视新闻

编辑:王旭泉

审核:邵冰琦 富文佳

推荐阅读

拉夫罗夫抵达中国

印度坠机调查:发动机燃油开关为何关闭

日本外相对华最新表态

中国日报网独家栏目:新闻早点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日报网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旭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