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来源:新华社
美国邮政署(USPS)此前宣布,自当地时间2月4日起暂停接收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寄出的包裹。几小时后又宣布自2月5日起恢复接收相关包裹。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6日回应称,希望美方能够顺应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优化监管,为跨境电商发展营造公平、可预期的政策环境,为本土消费者提供更便利、更优质优价的消费环境。
“无论一国的贸易政策如何调整,跨境电商本身所具有优势和特点并没有消失,仍然具有很强竞争力,国际贸易数字化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她表示,跨境电商直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到货快、节省费用,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美方近期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并调整小额免税政策,这无疑将提高美国本土消费者的消费成本,降低购物体验。
美国邮政署朝夕令改
外媒:原因是对华加征关税
USPS 4日发布公告称,当天起暂停接收所有来自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邮政的入境包裹,直至另行通知,“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寄出的信件和扁平印刷品将不会受到影响”。这份公告并未解释暂停原因和具体情况。在社交平台X上,有不少美国网民发布快递跟踪截图,以示自己购买的国际包裹未被USPS及时送到。
暂停不到一天,5日,USPS在网站发布最新公告称,“自2025年2月5日起,USPS将继续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邮政的所有国际入境邮件和包裹。USPS和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正在密切合作,实施针对中国新关税的有效征收机制,以确保包裹投递受到最小干扰。”
受此波动影响,香港邮政一度停收寄往美国的包裹,并于6日恢复。其间,联邦快递(FedEx)等快递公司仍接收由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寄往美国的包裹。
据美国美国媒体猜测,美国邮政署对中国包裹入境政策的反复,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特朗普下令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政策。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自4日起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同时取消对价值低于800美元小额货物的关税豁免。在此之前,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包裹无需提供货品的详细信息,也无需缴纳税款。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每天进口近400万件此类低价值包裹,大部分来自中国。美联社援引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上周发布的报告称,中国低价值包裹的出口额从2018年的53亿美元飙升至2023年的660亿美元。报告称,在美国,中国跨境电商平台Temu和“希音”约占快时尚、玩具和其他消费品折扣市场的17%。
来源:商务部网站、环球时报
编辑:王旭泉
审核:韩丰 董静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日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