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不仅是对中非传统友谊的继承,更是面对当前全球挑战的战略性应对。习近平主席在峰会开幕式的讲话中强调,中非命运共同体超越传统的经济合作,涵盖了政治、安全、文化等全方位合作领域,反映了中国与非洲在全球舞台上共同应对不确定性的共同愿景。《北京宣言》明确指出,中非将坚持“团结协作、平等互信、共同发展”的原则,携手应对全球变局。
此次宣言中的“全天候”强调了中非关系的韧性和长期性,表明中非合作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在全球治理、新型国际秩序构建中的战略性合作。这为新时代的中非关系赋予了更广阔的政治内涵。宣言中赞赏中非学者共同发表“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围绕如何而应对当前全球性挑战提出建设性思想,充分凝聚中非理念观念共识。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为中非未来三年的合作设定了具体的行动目标,特别是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教育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加大合作力度。非洲正处于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关键阶段,而中国在这些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因此,中非合作可以通过产能对接、技术转移等方式推动非洲的自主发展。
行动计划还特别提到了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与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高度契合。中非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等领域的合作,标志着中非关系逐步从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转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这不仅符合非洲国家的实际需求,也展示了中非合作向全球共同挑战提供解决方案的意愿。
行动计划也特别强调了智库交流与教育合作,这与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高度契合。国之交在民相亲,推动构建中非智库合作网络、加强学术交流与伙伴关系发展、文明互鉴与人文交流,才能有力地推动中非人民之间的理解与沟通,进而支持非洲人才培养与妇女儿童赋权,为非洲现代化与自主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支撑。
而全球发展倡议是中国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缩小南北差距所提出的重要倡议。此次峰会发布的《中非关于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内深化合作的联合声明》体现了中非双方对这一倡议的高度重视。声明中提到,中非将围绕消除贫困、粮食安全、卫生健康、绿色发展等领域加深合作,特别是在抗击疫情、重建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双方将继续紧密合作。
全球发展倡议的核心是共同发展,而非洲作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全球发展议程的成败。中非通过全球发展倡议进一步深化合作,既是对非洲发展需求的精准回应,也是中国在全球发展舞台上发挥领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中非合作不仅关乎双边利益,也是全球多边主义的重要实践。在全球政治格局加速调整的背景下,中非合作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援助模式,成为国际合作的新范式。《北京宣言》中的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合作内容,正是中非共同推动国际秩序民主化、加强南南合作的体现。
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强调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互相支持,特别是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中,中非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发声,推动全球治理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这种合作关系不仅在国际政治层面有所体现,更将在未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疫病防控和发展差距等重大挑战中发挥关键作用。
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展现了中非双方在全球发展和国际合作中的共同责任与担当。通过2024北京峰会发布的系列文件,尤其是《北京宣言》和《行动计划》,中非双方为未来三年的合作定下了具体的方向和目标,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这不仅反映了中非合作的高水平发展,也预示着双方关系将在全球格局变迁中持续深化。
作为推动全球发展的重要力量,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全球多边合作和共同发展提供了新的样板。在这个多变的时代,中非合作将继续以其坚定的战略定力和灵活的合作机制,成为全球南南合作的中坚力量。
作者:徐薇: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