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合作成为中国-东盟携手发展新“算力”

让“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合作成为中国-东盟携手发展新“算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26 16: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中国—东盟在夯实良好基础的同时,需要持续更新合作动能。当前,科技教育人才共同组成了中国—东盟合作的新“算力”。今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深化中国—东盟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合作新方向,为建设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东盟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合作水到渠成也正当其时。新方向的形成基于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的不断深化。随着10+1机制的建立,人力资源开发成为中国—东盟5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从2008年起就连年举办。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院校合作推进下的中国—东盟教育人才合作潜能不断被激发。近年来,新的全球“科技圈”开始形成,想要拿到入场券,需要技术能力、包括稳定产业链在内的研发环境和研发投资作为支撑。转型发展势在必行。事实上,科技教育人才合作已经开始在数字转型、绿色发展等领域助力中国—东盟携手发展。泰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突破10%的门槛,中泰合作既包括新生产车间也有新技能学校。新加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中国企业也积极参与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当前,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东盟也发布出台新的科技创新政策,推出《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东盟数字整体规划2025》,致力于产业转型和培养数字人才。中国—东盟许多合作新空间还需要“解锁”,人才发展交流平台可以进一步拓展。新“算力”的推出,来得正好。

中国—东盟科技教育人才三要素协同的基础已经具备。

一是现实基础。东盟成为中国科技企业出海投资兴业的热门选择。新加坡智库东南亚─尤索夫伊萨研究所发布的《2024年东南亚状况调查报告》也显示,“中国仍然被视为该地区(东南亚)最具影响力的经济(59.5%)和政治战略(43.9%)大国,中国在这两方面都大幅超过美国。

二是政策基础。《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21—2025)》《共同推进实施中国—东盟科技创新提升计划的联合倡议》等一系列合作协议和行动计划,为深化合作达成战略对接。

三是规模基础。中国与东盟累计双向投资额超过3800亿美元。中国与9个东盟国家分别建立了政府间双边技术转移工作机制,技术转移协作网络覆盖东盟10国,成员数超过2800家。

四是机制基础。既形成了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教育交流周等年度系列活动,中国—东盟也在积极探索建设发展联盟,共促创新之路建设。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联合泰国科技部国家科技发展署等36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科研机构、大学与国际组织共同成立的“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通过联合研究、访学项目和特色培训为区域与国际科技合作添砖加瓦。

科技创新引领更强合作动能,进一步夯实教育合作基础,人才则成为重要支撑,实在、稳定、广阔、繁密,中国—东盟一体化合作的框架已经搭好。

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合作的优势在协同,而难点也在于如何更高效、更持续协同让地区收益。当前,深化中国—东盟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合作也面临一些挑战。市场潜力、成本优势让东盟吸引高新技术企业目光。越来越多的投资带来的不光是新厂房,一些地缘政治因素也参与其中。美国科技大厂开展积极布局,东盟也成为美国拉拢的对象。有些力量希望通过人工智能等基建项目对冲“一带一路”倡议,稀释中国对东盟既有科技合作优势。这对包括科技教育人才领域在内的整体合作议程产生负面冲击。同时,东盟存在发展差异,在不同领域有各自发展基础和优势,科技教育人才推动产业合作还需要分类强化,全链条保障需要加强。此外,本土一体化培养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数字领域应用型人才相对缺乏,前沿科技领域专业培训的一体化方案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服务配套措施有待优化,职业发展“再教育”建设也需要加强。

未来,可通过驱动升级、整合资源和本土培育共同助力中国—东盟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合作。首先,加强顶层设计提升一体化合作。加强区域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对接规划,延续硬基建优质合作,做强云端等算力基础设施合作。发挥“一带一路”等优质项目的聚合作用,推动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通过有力度的产学链条搭建把项目合作推进成伙伴合作,推动区域合作走深走实。其次,优化区域科技治理整合科技教育人才资源。重点关注专业性和匹配度问题,为产业创新奠定基础。持续打造10+3青年科学家论坛、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大赛等优质平台,高水平建设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加强保障制度建设,重点提升中国出海企业与当地创新生态契合度。再次,建设本土培育体系的科技人才通道。可依托重点平台举办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活动,开办人工智能、5G等高技能人才培训班。挖掘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技能培训潜能,切实助力本土复合型人才培育机制建设。

应兼顾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合作的直接效能和载体作用,使其成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的强劲动能,让中国—东盟的合作“算力”更强大。

作者:王辛未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翟崑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侯丽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