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约】逛孔庙、学佾舞 西班牙小哥想向世界分享中国文化魅力

西班牙自媒体人苏诺伊称,他不仅愿意用镜头记录下在曲阜所感受到的文化之美,还想将曲阜推荐给所有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这里是了解中国智慧的绝佳出发点。

【中国有约】逛孔庙、学佾舞 西班牙小哥想向世界分享中国文化魅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06 14:0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06 14: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6月6日电(记者 董静) 6月3日,“中国有约·相约山东”2024年国际媒体采访活动走进山东济宁,参观曲阜孔庙,观摩佾舞表演,体验佾舞及祭孔大典中的礼仪。采访团外籍记者和媒体人边参观边学习,在孔庙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西班牙自媒体人苏诺伊称,他不仅愿意用镜头记录下在曲阜所感受到的文化之美,还想将曲阜推荐给所有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这里是了解中国智慧的绝佳出发点。

祭孔表演佾舞历史悠久,它源自河洛的“六代乐舞”,始于周公制礼作乐,属于纯礼仪性质的雅乐舞,主要适用于接待国宾、国家公祭和释奠先师等国家大典,是中华传统礼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礼”的最好诠释。

在献舞时,诗、礼、乐舞三者并起,每个动作代表一个字,一节乐曲一组动作。佾舞中的“佾”,音同“逸”,指古代乐舞的行列,且行数、人数纵横皆相同。佾舞方阵行列人数依阶级高低严格规定,即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所谓“天子八佾”,指的是天子使用八行八列六十四名舞者,诸侯则只能使用六行六列三十六名舞者,以此类推。

(编辑:高琳琳 齐磊)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