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5月21日电 2024年5月19日晚,伊朗总统莱希在伊朗东阿塞拜疆省出席一个大坝落成仪式后,乘坐直升机返回大不里士的途中失事,同机的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东阿塞拜疆省省长拉赫马蒂等所有人员均遇难。
据《卫报》报道,莱希赢得伊朗2021年总统大选,并深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信任,屡屡获得重要任命,原本可能成为最高领袖接替者。
莱希罹难不会导致伊朗国内政治动荡
莱希的突然罹难或将让伊朗政坛在短期内陷入相对“停顿”或“混乱”的状态。不过,伊朗的顺位体系比较明确和完整,第一副总统可以顺位替补总统的职位,避免伊朗国内出现大的政治动荡。
《环球时报》在报道援引多名中东事务专家的观点认为,莱希的意外罹难或将造成伊朗最高领袖的接任者出现暂时空缺,但总体来看,伊朗有关权力移交的规定十分明确,而伊朗的大政方针主要由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决定,因此,此次事件应当不会导致伊朗出现较大的政治动荡。
伊朗外交政策大方向不会变
路透社指出,伊朗数十年来一直支持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也门和巴勒斯坦领土上的武装群体。伊朗在以色列与哈马斯的战争中对以色列发动了大规模无人机和导弹袭击。长期以来,以色列一直将伊朗视为其最大的威胁,因为伊朗拥有备受争议的核计划、弹道导弹以及对宣誓要摧毁以色列的武装团体的支持。
英国《卫报》认为,莱希乘坐的直升机坠毁之际,伊朗与以色列的关系正处于一个新的危险境地。4月,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曾向以色列目标发动大规模导弹和无人机袭击,报复对伊朗驻叙利亚使馆领事部门建筑的导弹袭击,致使两名伊朗将军和五名军官死亡的事件。
另外,外媒分析认为,在莱希担任总统的几年内,伊朗与西方的关系不断恶化。伊朗和美国就伊核协议的履约谈判未有进展。《纽约时报》的文章认为,莱希上任后承诺奉行“抵抗外交”,即蔑视西方列强,但对谈判持开放态度,特别是与美国谈判,以重返核协议并寻求取消制裁。
美国《纽约时报》文章评论称,在莱希任总统期间,伊朗推动实施了旨在扩大其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外交战略。莱希在担任总统期间最重要的外交政策成就之一是恢复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并与海湾国家开启新阶段合作。在中东地区局势持续动荡的背景下,伊朗正争夺该地区的主导地位。
同时,伊朗通过“向东看”战略与中俄关系更加密切。伊朗还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金砖国家。
《环球时报》援引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田文林的观点认为,伊朗的外交方向不会因莱希的意外去世而中断。《华尔街日报》同样认为,如果莱希在此次事故中死亡或者丧失行动能力,预计不会改变伊朗对任何重要地缘政治问题的立场,包括对其核计划和本轮巴以冲突的立场。
(编辑:王旭泉 实习生:王凝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