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校渐渐“消失”

日本厚生劳动省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2022年的新生儿数量跌破80万,是自1899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数字。英国路透社援引日本官方数据称,从2002年到2020年,日本近9000所学校永久关闭。

日本学校渐渐“消失”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0 16:27
2023-04-10 16: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佐藤英太和苍井星迎来了初中毕业典礼。这所学校有过拥挤、喧闹的时光。现在,只有两名毕业生的脚步声在大厅里回荡。

按照传统,低年级学生要在典礼上为毕业生别上粉红色的胸花,但佐藤和苍井没有学弟学妹可以为他们做这件事,只好由教师代劳。这两名15岁的孩子是日本福岛县天荣村汤本中学的最后一批学生。送走他们后,这所有76年历史的中学于今年4月永久关闭。

“念初二的时候,我们就听到过学校要关闭的传言,没想到会成真。我很震惊。”佐藤说。

日本厚生劳动省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2022年的新生儿数量跌破80万,是自1899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数字。共同社、《每日新闻》报等日媒称,这一时间比日本国家人口与社会保障研究所此前的推测早了8年,当局视之为“日本的国难”。

亚洲地区的出生率近年来普遍下降,日本的形势尤为严峻。由于少子化发展速度快于预期,日本越来越多的学校被迫关闭。许多学校被改建成了酿酒厂或艺术博物馆。社会学家警告,这使得偏远地区更难吸引新的年轻居民。

英国路透社援引日本官方数据称,从2002年到2020年,日本近9000所学校永久关闭。

规模较小的公立学校是少子化的“重灾区”,它们通常位于乡镇和村庄的中心。对那些本就在为人口流失而挣扎的农村地区而言,这是又一记重拳。“我担心,如果这个地区没有中学,就不会有人考虑来这里安家。”佐藤的母亲真澄说。汤本中学也是她的母校。

天荣村是个宁静的地方,居民不到5000人。这里以稻米和米酒闻名,山上零星开设有温泉旅馆、滑雪装备租赁店和露营地。20世纪50年代,在农业和制造业的支持下,村里的人口一度达到1万人。但与繁华地区相比,在这里生活的不便逐年凸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搬走了。如今,18岁以下人口仅占当地居民总数的约10%。“没有孩子们的声音,这里变得更加安静。”汤本中学校长渡边三雄说。

汤本中学位于天荣村的中心。走进这栋两层建筑,能看到往届毕业班的合照悬挂在大门附近,从模糊的黑白照片过渡到清晰的彩色照片。2000年前后,照片上的学生人数明显下降。

去年,这里没有挂上新照片。

佐藤和苍井从小就一起上学。在小学,他们的班级有5人;升入中学后,全年级只剩他们两人。

在一间能容纳20人的教室中央,两人的课桌并排放置。初一时,他们吵得不可开交。到了初二,他们终于适应了这种别扭的情况,一起努力“模仿正常的校园生活”。课外社团活动是日本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佐藤和苍井没有多少选择,主要打乒乓球。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报道,日本15岁以下人群的数量在1954年达到峰值,之后逐渐减少。日本第二次“婴儿潮”(1971年至1974年)前后,儿童数量有所增加,之后连续数十年递减。今年3月29日,日本乐敦制药公司公布了2022年《备孕白皮书》,《备孕白皮书》显示该国Z世代有一半趋向不生育:18岁到29岁的未婚男女中,不想要孩子的人占比高达49.4%。从性别来看,不想要孩子的男性占比为53%,女性为45.6%。不生育的理由包括经济问题、担心国家的未来、担心无法给下一代幸福等。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承诺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提高生育率。3月31日,日本政府公布了少子化对策草案,包括允许高收入家庭领取育儿补贴、提高对多子女家庭的补贴力度、增加育儿假、扩大保育服务等。日本政府还考虑推行学校免费供餐、扩充奖学金、将分娩费用纳入公共保险。

新设立的首相直属机构“儿童家庭厅”于4月3日正式办公。政府宣布,这个有350名职员的新机构将成为儿童相关政策的“指挥塔”。共同社称,未来3年是该国努力提高生育率的冲刺阶段。

从4月起,员工超过1000人的日本企业有义务公布男性员工休育儿假的比例。日本政府希望以此鼓励男性休育儿假,减轻女性育儿负担。厚生劳动省2021年的调查显示,该国各类企业的女性育儿假休假率为85%,男性仅为14%。政府近日宣布,力争到2025年把男性育儿假休假率提升至50%,2030年达到85%,促进并完善“男女能够合作育儿的环境”。

在天荣村,佐藤和苍井告别了他们的同学生活,奔赴不同的高中。苍井的梦想是在家乡当幼儿园老师。

“不知道那时村里还有没有小孩子。”她说,“如果有的话,我想回到家乡。”

(王 梓)

【责任编辑:董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