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和伊朗在北京握手言和,有人坐不住了

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6日在北京集体会见来华举行沙伊外长会晤的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会晤后,秦刚见证沙伊双方签署联合声明,两国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

沙特和伊朗在北京握手言和,有人坐不住了

来源: 新华网
2023-04-09 07: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6日在北京集体会见来华举行沙伊外长会晤的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会晤后,秦刚见证沙伊双方签署联合声明,两国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

在中国的斡旋下,中断联系7年的沙特和伊朗走向和解,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提供更有力保障。在国际社会对沙伊“北京会晤”交口称赞之时,有人却坐不住了。

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伯恩斯日前秘密飞往沙特。伯恩斯此行是对北京斡旋的反应动作。

这是2022年8月4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白宫。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美高官突访沙特表“失望”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伯恩斯与沙特高级官员讨论了“共同利益”,包括情报合作和反恐等问题。《华尔街日报》文章称,伯恩斯对沙特接受中国斡旋与伊朗复交、沙特与叙利亚走近等表示“失望”“错愕”,重申伊朗和叙利亚仍处于美国的制裁中。

《华盛顿邮报》文章指出,不久前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宣布自愿减产时,沙特就已经释放出“美国在中东的霸权时代已经结束”的信号。

针对伯恩斯突访沙特,中东媒体的报道普遍着眼于美国在中东影响力的减退。沙特阿拉比亚新闻网刊文说,美国与沙特之间的嫌隙两年来一直未能弥合。

英国“中东之眼”新闻网的报道说,沙特下一步如果打算与叙利亚走近,美国恐怕也很难左右沙特的行动。

中国斡旋努力广获点赞

中国的外交努力则得到中东地区媒体广泛认可和称赞。埃及国家回声网的报道评论道,“沙特和伊朗外长选择中国作为会晤地点,中方再一次为促进两国达成共识、达成沟通发挥了积极作用。”

美国国内对此也不乏理性点赞的声音。曾在小布什政府中担任国家情报委员会副主席的戴维·戈登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说,促成沙伊两国恢复外交关系是中国外交的重要成就,此举有助于缓和重要地区的紧张局势,将使包括美国、欧洲和亚洲国家在内的各方从中受益。

“华盛顿没有资格批评中国的成功,”戈登表示,拜登政府在美沙关系上“严重处理不当”。

3月13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在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13日说,中国为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东地区实现和平、稳定与安全提供了助力。新华社记者高文成摄

美国前资深外交官傅立民曾担任美国驻沙特大使。他在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中国帮助促成沙特和伊朗之间亟需的和解,“这为降低两国紧张关系,解决也门冲突以及地区的和平共处打开了大门”。

傅立民表示,中东未来的和平稳定依然需要中国、美国在内的各国继续付出外交努力。

网友热评:“一言堂”时代结束了

社交媒体上,世界各国网友对美国中情局局长的沙特之行开启嘲讽模式——

网友“有趣的萨曼莎”说:“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战争和混乱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带来的吧。”

网友巴巴克·库希亚尔说:“制造麻烦的人来发最后通牒了。”

一名自我介绍是美国退役军人的网友“现身说法”:“真讽刺,没有美国掺和,中东或许未来就会实现和平。”

还有网友直言:“和平比什么都重要吧。”

中东地区的网友更是火力全开——

网友易卜拉欣·尤素福一语道破美国着急的原因:“此前沙特和伊朗在巴格达多轮接触美国看不见,中国一出面他们马上就关注到了。”

沙特网友阿博·阿卜杜勒拉言辞激烈地批评:“只有我们与其他国家保持敌意美国才不会失望吗?美国政府对沙特表现出强烈而无理的敌意,居然还认为它可以影响沙特的决定、沙特只能在它的指导下做事?美国政府必须了解,沙特的决定不依附于任何其他人。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网友贾迈勒·阿卜杜言简意赅:“美国一言堂的独裁时代结束了。”

-END-

策划:倪四义

监制:辛俭强 齐紫剑 闫珺岩

记者:陈莹 刘品然 辛俭强

编辑:徐晓蕾 张代蕾 马骁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责任编辑:胡晓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