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媒体浙江行:低碳乡村和智慧养猪

灶头画是浙江省嘉兴市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是用各种颜料手工绘制在灶壁上的图案,用来装饰、美化灶头,表达农家美好愿望的乡土艺术,雪水港村的灶头画很受欢迎。

国际媒体浙江行:低碳乡村和智慧养猪

来源:人民网    2022-11-01 09:04
来源: 人民网
2022-11-01 09: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雪水港村一角。人民网记者 武侠 摄

  雪水港村一角。人民网记者 武侠 摄

人民网嘉兴10月31日电 (记者武侠)10月31日,“中国有约”国际媒体采访活动第一天,采访团来到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采访对象里有一个是种田的,还有一个是养猪的。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带,将会呈现一个什么样的乡村场景呢?

种田的是指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雪水港村。

这个村名气很大: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入选首批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一老一小”场景名单,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等等,雪水港村被公认为是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标志性成果”。在这个村,究竟发生了什么令人刮目的事情?

老支书介绍说,十多年前,为了生活,村民在周围开矿。当时,一个个石料厂拔地而起。钱没挣到多少,环境却被破坏了。漫天的灰尘,室外都不敢晾衣服。

如今,走进雪水港村,鲜花夹道,溪水绕村。村里引进智慧农业示范园,农创孵化平台,也是村里的党群创业共富基地。引进的企业投资3500万元建了19个标准化智能温室大棚,承诺“果蔬0农药”。渐渐地,生态、有机、低碳的概念深入人心。

全村590户人家不烧柴了,在全省率先开始“柴改电”,每年可减少柴火消耗约8.6吨,减排硫氧化物0.36吨。村里的路灯、栈道、停车场都改成了光伏供电。村子越来越干净,又开始搞旅游,搞文创,搞有机采摘。

未来乡村什么样?有村民告诉记者,村里和有机农场签了协议,经过培训,她们可以在农场工作,也可以当旅游接待员,给客人讲解米酒怎么做的?灶台怎么烧的?这都是轻车熟路,还有工资。生活越来越好了。

2021年,全村实现农业产值3000多万元,工业产值3.13亿元。雪水港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养猪的是指同在嘉兴市海盐县的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距雪水港村20多公里。

走进青莲公司,记者没有闻到暗暗担心的猪圈的味道。跟着工作人员,采访团来到战略指挥中心及大数据分析中心,这里统一管理着青莲在全国的18个智慧牧场和14个生鲜工厂。随着激光笔划过硕大的屏幕墙,技术人员说:“这就是我们的全产业链,以‘一块猪肉’实现千亿级全产业链的共富生态。从品种研发、母猪怀孕、小猪出生,到出栏进入市场、交易、屠宰、加工、分装……各种数字实时更新。”

数字化、智慧化贯穿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牧场无人值守、精准饲喂、智能环控、全域安防、智能养殖、以及基于智能耳标系统创新养殖新模式颠覆了对传统养猪业的认识。如今,青莲食品旗下年产30万吨的智能化动物营养工厂仅需要3名员工,每养殖1万头猪也仅需要3名员工。

值得关注的是,以企业为龙头的三产融合,形成了农户增收、乡村振兴、市场扩大的良好生态。仅一处海盐数智循环农业公园就能容纳30万头地方猪养殖,并具备100万头“基地+农户”的养殖能力,通过终端销售的品牌溢价反哺一产的低利润,仅在嘉兴一地就可为农民增收1500万元。青莲还致力于发展牧旅融合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投资1.8亿元,建立全国首个以猪为主题的文化博览园——猪猪星球,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

202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浙江承担着探索共富之路的历史责任。种田的、养猪的,先富起来的浙江人民,在共富路上一如既往地敢为人先,勇立潮头,面临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挑战,会交出怎样的答卷呢?

【1】【2】【3】【4】【5】

1 2 3 4 5 下一页   >>|

(武侠)

【责任编辑:吴艳鹏】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