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东京10月13日电(记者钱铮)日本天文学家参与的一个国际团队在新一期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可能发现了宇宙诞生初期的第一代恒星在“生命”最后阶段发生超新星爆炸所留下的痕迹。这将成为研究“婴儿期”宇宙的重要线索。
第一代恒星由宇宙诞生时的大爆炸所产生的氢、氦等较轻的元素组成。随着第一代恒星发生超新星爆炸,一些较重的元素扩散到宇宙中,成为形成第二代恒星的“原料”。由于第一代恒星诞生很早、寿命很短,目前的观测手段还无法获得有关直接证据。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借助类星体进行观测分析。因为类星体中心有一个巨大的黑洞,当黑洞吞噬周围物质时会发出能量,导致类星体非常明亮,其周围的气体也容易被观测到。
研究团队观测分析一个约131亿年前的类星体附近的气体时发现,其中铁元素含量是镁元素的10倍以上,与太阳中的铁镁元素比例相比明显异常。他们认为,这种异常的元素丰度比例无法用典型的超新星爆炸来解释。
经相关计算,研究人员推断这些气体是一颗质量约300倍于太阳的恒星发生“成对不稳定超新星”爆炸留下的痕迹。而对类星体年龄分析后,他们认为发生这种巨大超新星爆炸的恒星是宇宙诞生后的第一代恒星。
宇宙据认为诞生于距今约138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这次研究人员找到了宇宙诞生后仅7亿年时第一代恒星留下的痕迹,将为人们探索第一代恒星的真相、研究“婴儿期”的宇宙提供线索。
(钱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