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连线 | 因爱而行!当阿拉伯青年遇上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充满魅力,我愿为促进阿中文化交流贡献力量。目前,叶海亚正在翻译一部中国小说以及《中国建筑图解词典》,他希望自己继续以翻译作品这一“最佳途径”为阿中交流作贡献。

全球连线 | 因爱而行!当阿拉伯青年遇上中国文化

来源: 新华社
2022-07-24 13: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化充满魅力,我愿为促进阿中文化交流贡献力量。”这是不少阿拉伯国家青年当下的心声。

“中国热”和“中文热”近年在阿拉伯国家不断升温,在年轻人中热度尤高。不少阿拉伯国家青年主动以自己的专长向自己国家的民众传播中国文化,成为中阿文化交流的“使者”。

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街头,旋律优美、韵味地道的中文歌声引得不少民众驻足倾听。如果不是看到歌者本人,没人能分辨出这是外国人在唱中文歌。

歌者是摩洛哥“90后”女孩迪娜。她17岁时同中国和中国文化结下不解之缘,曾在中国生活12年,喜欢唱中文歌。如今,她用歌声在摩洛哥传播中国文化,并因此成为“网红”,在摩洛哥拥有众多粉丝。

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迪娜说:“如果我们相互能有更多了解,那么阿拉伯国家和中国民众的心意就会更加相通。

翻译中文书籍是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中文系青年教师叶海亚推广中国文化的选择。

叶海亚曾在中国留学多年,尤其钟爱中国文学。10多年来,他翻译出版了贾平凹、莫言、余华等中国作家的作品,以及有关经济、政治、教育和建筑等领域的中文图书。

2021年,由叶海亚翻译的《一带一路:区域与国别经济比较研究》阿文版荣获埃及文化部国家翻译中心的最佳翻译奖。

在叶海亚看来,推广传播中国文学作品是加强阿中文化交流、促进阿中民心相通的最佳途径,“读完一部作品,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对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有了整体了解。”叶海亚说。

目前,叶海亚正在翻译一部中国小说以及《中国建筑图解词典》,他希望自己继续以翻译作品这一“最佳途径”为阿中交流作贡献。

每年都有不少阿拉伯国家学子通过参加“汉语桥”比赛等,前往中国留学深造,成为中阿文化交流的薪火相传者。

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进,中阿人文交流不断深入。中国在10余个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埃及、沙特、阿联酋还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阿娅是埃及开罗大学中文系四年级学生。今年,她获得埃及“汉语桥”比赛特等奖。她说,自己一直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化,“这也一直是推动我前进的动力”,希望未来有机会去中国学习。“学习中文,对我来说,未来的人生会有更多可能。”

阿娅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外交官或教师,致力于让阿中双方民众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为促进阿中交流贡献自己全部力量”。(记者:李良勇、姚兵;剪辑:陈莹;编辑:辛俭强、王科文)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