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舆情调查中心最新民调发现:九成受访者认为中国东盟关系好

当地时间5月12日到13日,美国将在华盛顿举办美国-东盟特别峰会。中国、俄乌冲突以及贸易问题预计将成为这场会议的关键议题。美国一直希望东盟能充当其遏制中国的“棋子”,力促东盟国家在华盛顿“印太战略”框架下发挥核心作用。

环球舆情调查中心最新民调发现:九成受访者认为中国东盟关系好

来源:环球网    2022-05-16 12:36
来源: 环球网
2022-05-16 12: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当地时间5月12日到13日,美国将在华盛顿举办美国-东盟特别峰会。中国、俄乌冲突以及贸易问题预计将成为这场会议的关键议题。美国一直希望东盟能充当其遏制中国的“棋子”,力促东盟国家在华盛顿“印太战略”框架下发挥核心作用。拜登政府上台后,更是密集派遣国务卿等高官接连访问东盟国家。虽然美国挑拨离间,但中国和东盟的关系仍发展顺利。《环球时报》近期所做调查更是显示,九成受访者认同中国与东盟关系友好,超过3/4的受访者对未来五年中国与东盟关系的走向持乐观态度。

超六成受访者对东盟印象好

今年3月15日至4月15日,《环球时报》舆情调查中心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18至69岁公众及在校大学生开展“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认知与态度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在线问卷匿名填答方式,公众调查部分共回收有效问卷2012份,大学生调查共回收1150份有效问卷。

在回答“您对东盟的印象如何?”这个问题时,61.8%的公众受访者对东盟有好印象,即选择“非常好”和“比较好”两个选项。仅有不到6%的受访者选择对东盟印象“比较差”或“非常差”。

调查同时邀请受访者为东盟各个方面的印象打分。其中,“东盟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两个选项在中国公众心中印象最佳,平均印象分4.1分(满分5分)。此外,“文化灿烂”“历史悠久”也得到了4分的高分。

值得注意的是,公众调查结果显示,到访过东盟国家的受访者对东盟的总体印象和各个方面印象明显高于未去过东盟国家的受访者。受访者学历越高、年龄越大,对东盟的印象越好。18到29岁受访者对东盟的总体印象,逊于30岁以上的各个年龄组。

如果横向比较,中国公众对东盟的好感度要高于美国、欧盟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组织。调查结果显示,在1-5分的好感度分中,东盟获得了3.8分的平均分,排在第二的欧盟为3.2分。受访者对美国的好感度最低,仅为2.4分。

在校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对东盟总体印象较为正面,尤其对东盟“资源丰富”和“文化灿烂”两个方面的印象最佳。受访大学生对东盟的好感度高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组织。

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吕祥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说,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出,在过去二三十年中,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关系建设在整体上非常成功。这一成果和中国对东南亚的外交努力有密切关系,也显示出即使中国和少部分东盟国家在南海等问题上有分歧,但相关矛盾均在管控中,没有成为双边关系的主基调。中国公众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持支持和信任态度。

超九成受访者对东盟感兴趣

那么,中国公众对东盟的了解程度到底有多高呢?调查结果显示,87.4%的受访者表示对东盟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其中,对东盟地理、经济、文化相对比较了解的受访者,占比均在50%以上。

在回答“您对东盟是否感兴趣”的问题时,超过九成的受访者给出肯定答复,且表示兴趣较高的受访者占比接近2/3。其中,东盟文化艺术对中国公众的吸引力最大,对其感兴趣的受访者占比超过一半。此外,东盟经济商贸、科技、自然、历史、体育5个方面的吸引力处在第二层级,感兴趣的受访者占比均在四成左右。

在大学生群体中,54.3%的受访者表示对东盟有了解,比较了解东盟的政治、地理、文化、经济的受访大学生均超过50%。同时,大学生调查结果也显示,他们对东盟国家总体保有较强兴趣,选择“非常感兴趣”“比较感兴趣”“有些感兴趣”的受访者占比合计达66.7%。

中国公众对哪个东盟国家最感兴趣?答案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所获兴趣分和好感分分别居于第二、第三位。和公众调查结果一样,新加坡在受访大学生中也获得最高的兴趣分和好感分。此外,泰国、马来西亚所获兴趣分和好感分分别居于第二、第三位。

吕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受访者对新加坡的兴趣和好感程度最高符合普遍认知。“新加坡作为以华人为主体的社会,在许多方面和中国具有相似性。在过去这些年中,新加坡对华态度随着中国国力的上升呈现出明显变化,显示出该国也在不断根据国际形势调整外交态度,极力避免成为美国在亚洲制衡中国的‘棋子’。”

“可以看出,和中国经济文化往来越多的东盟国家,中国公众对其的了解就越多,兴趣也就越浓。新马泰旅游是中国开放出境游以来经营时间最久的产品,公众对这三国的兴趣和好感最强并不奇怪。”吕祥表示,中国公众也应更加关注其他东盟国家,相信随着“一带一路”项目在东南亚的拓展,中国公众对东盟其他国家的了解也会加深,印象也会越来越好。

超3/4受访者乐观看待中国与东盟未来关系发展

对于“您认为中国和东盟关系如何”这一问题,90.4%的受访公众认为双方关系友好。其中,认为双方关系“非常友好”和“比较友好”的受访者占比超过2/3。中国与东盟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也获得广泛民意支持。数据显示,95.7%的受访公众支持中国与东盟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其中,持“非常支持”和“比较支持”态度的受访者占比合计达八成。

绝大部分受访者对中国-东盟关系的未来走向看法十分积极。调查结果显示,超过3/4的受访公众对此持乐观态度,仅有不足3%的受访者持不乐观态度。相比于未到访过东盟国家的受访者,到访过东盟国家的受访者对中国与东盟未来五年的关系走向更乐观。

当前中国和东盟的友好关系在大学生群体中也获得广泛认同,近八成受访大学生认为双方关系友好;其中,认为“非常友好”或“比较友好”的受访大学生占比超过50%。同时,支持中国与东盟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受访大学生也占绝对多数,达94.7%。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上述调查数据符合人们对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客观认知。在中国的周边外交中,东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与欧美相比,中国民众对东盟的好感度与亲近度更高。这表明中国和东盟友好关系的发展存在强大内在动力,加强合作和交流将继续成为双边关系的主流。

美国被认为是最大干扰因素

长期以来,南海问题是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关注焦点,也经常成为美日等国炒作与挑拨中国同东盟矛盾的切入点。但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您认为中国和东盟国家能否处理南海问题”的问题时,26.9%的受访者选择“一直能妥善处理”,另有67.3%的受访者认为,“虽有分歧,但总体能妥善处理”。这意味着共有94.2%的受访者对中国和东盟能妥善处理南海问题持积极乐观态度。

那么,什么被认为是中国和东盟发展关系的最大障碍?77.8%的受访公众认为美国是中国与东盟关系良好发展的最大干扰因素,其中30-39岁受访者中持这一观点的比例尤其高。60.6%的受访大学生也认同“美国是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最大干扰因素”。

“近年来,美国一方面在南海问题上不断挑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所谓的‘印太战略’施压东盟国家和中国脱钩,遏制中国的发展。”许利平表示,对此,无论中国公众还是东盟国家都看得非常清楚,此次调查也充分显示出中国公众对这一态势有着敏感认知。吕祥表示,截至目前来看,东盟整体一直在避免明确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这也符合中国的立场与利益。

双方加强经济领域合作获得最高认同

中国和东盟应该在哪些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调查结果显示,经济领域最被看重,有58.9%的受访者选择这一选项,排在第二的是公共卫生领域(52.7%)。在新兴领域中,受访者最看重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合作。

在高校合作方面,当被问及“若本校有与东盟国家大学的交流活动,您是否支持”时,选择“非常支持”“比较支持”“有些支持”的受访大学生分别占比39.4%、36.5%、12.5%,合计88.4%。中国和东盟的高校交流,哪些领域可以作为重点?调查得知,“文化艺术”类大学交流活动最受中国大学生欢迎,提及率达到61.6%;其次是“语言学习”(56.3%)和“学术”(53.3%)。

在今年4月举行的第23次中国-东盟联合合作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和东盟再次重申进一步加强合作伙伴关系。会议强调了旨在促进双边实质、具有意义和互利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部分领域,如通过升级中国东盟自贸区和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来加强在贸易和投资等领域的合作。

此外,东盟更高度评价中国持续支持东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其中包括对东盟抗疫基金等捐赠600万美元。双方一致同意加强合作,促进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等。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与东盟进出口总额为1.35万亿元,东盟再次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分析认为,这一数据显示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强大韧性,也显示出RCEP给中国与东盟带来的红利开始显现。

“东南亚国家对所谓的‘自由’和‘开放’不太感兴趣,他们更关心如何满足本地区的需求以及如何从疫情中恢复经济发展。”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今年1月曾援引新加坡国际关系学者、前外交官马凯硕的话称,美国在东南亚侧重所谓“国防安全”的做法可能不是其长期利益的最佳保障。“长远来看,美国军费开支越多,在应对更强劲、体量更大的中国经济方面的效果就越差。”

马凯硕认为,在与东南亚的经贸往来方面,中国已超过美国。2020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总额达到6850亿美元,几乎是美国与该地区贸易额的两倍。20年前,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是中国与该地区贸易的3.5倍。“归根结底,贸易才是最重要的数据。关键不是你往本地区派了多少艘潜艇,而是你与该地区有多少贸易。”

 

【责任编辑:胡晓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