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9年,一位中国僧人踏上了西行求法之旅。在后来的17年里,他苦心钻研哲学,并活跃在各类辩经活动中。更重要的是,他还积极投身译经事业——将印度的佛学文本翻译成中文。
他边行边学,并在旅途中将印度的佛经传遍中国,同时将中华文化带向世界。这是一次划时代的旅程——它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和平发展和相互认同。这位中国僧人就是玄奘。他是推动中印关系发展的和平大使,在两国的文化、政治和情感方面都缔结了特殊的纽带。
当然,纵观历史,还有许多像玄奘这样的和平使者。他们冒生命危险向世界讲述着关于中国的故事——中华民族兼收并蓄,从不以扩张权势为目的;我们主张和平,反对战争;我们倡导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动与相互理解。不幸的是,我们给予他人的包容似乎并没有为自己换来同等的理解。
如果玄赞今天还活着,中印关系的现状无疑会让他难过。从中国的角度来说,总有一些不怀好意的声音企图抹黑中国的形象——他们宁愿相信中国阴谋论,也不愿相信来自中国的包容与善意。毫无疑问,这些印度媒体深受西方媒体的影响,他们指责中国政府对人民的压迫,并称之为一场骗局。拥有这种偏见的人恐怕完全忽视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政策。这些政策大大增进了中国人民的福祉——比如,中国在脱贫攻坚战中的表现令人惊叹,并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新兴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上散布的虚假信息,只会增加中印之间的不信任和误解。我们只能希望,在努力解决分歧时,理智和常识能占上风。我们永远不应忘记,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决心往往是找到解决方法和达成成就的关键——有时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胜利。
玄奘西行之时,一步一个脚印地跨越了千山万水,最终到达了圣地。我相信,报以同样的决心,我们也能够顺利化解眼前的分歧。当然,这里所说的“分歧”是指一些消极的差异,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存在差异是好事,并不需要刻意避免。显然,跨文化沟通和人文交流是让我们两个伟大的国家走向合作的有效途径。其实,玄奘的西行之旅就是中印两国之间人文交流的典范。
我们也不应忘记,中国和印度之间其实有很多的共同点。我们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我们都是文明古国,我们都是农业大国,我们都在根据本国国情进行自我发展的艰苦探索。我们还在对外贸易、脱贫攻坚、环境保护等等领域有共同的利益。
就在几个月前,中国驻印度大使孙卫东曾表示:“中国愿意与印度携手合作。”如大使所言,两国之间的合作发展将会给全世界带来巨大的好处。我相信,这是我们所有人都能达成的共识。谢谢大家!
韩书缘,清华大学外文系学生,“21世纪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在2021年10月30日上线的“少年会客厅”第五期节目“Z世代看中印关系——是判断题,更是选择题 (India and China in the eyes of GenZ)”中发表了上述精彩演讲。“少年会客厅”是中国日报(China Daily)创办的一档以海内外Z世代为主体和对象的新媒体节目,自2021年6月首播以来,受到海内外众多人士的关注、传播和转发,总传播量超过5亿。节目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组织全球Z世代以访谈、论坛、演讲等形式聚焦全球热点,通过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互鉴,分享有趣经历,传播多彩文化,发出时代强音,为推动人类进步事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