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由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论坛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共富愿景下的责任进化”为主题,邀请政府、企业和公共组织等各界嘉宾,探讨新时代共同富裕背景下,企业履责进化之路。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发端于2005年,至今已走过十七年。论坛每年聚焦年度热点,致力于探索企业社会责任的成长路径,为企业履责提供更多有益启发。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站在从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的历史节点,如何凝聚各方力量,开拓责任边界,成为本届论坛关注的重点。
“当共同富裕成为新时代的必答题,企业的价值已经不只是商业模式的成功,也取决于其社会责任的战略和担当。”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在主办方致辞中从责任理念的演进、主体的繁茂、方式的多元三个方面分享了对“责任进化”的思考,他表示,国有所需,民有所呼,企有所应。时代大潮滚滚向前,责任进化没有终点。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副主席郭军从把握“共同富裕”趋势、持续发力“做大蛋糕”、使“分好蛋糕”产生正能量三方面,为企业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给出建议。他表示,中国的企业都应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担当、奋勇争先。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政府履行再分配职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在致辞中表示,积极参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企业参与释放消费潜力、构建国内大市场蓝海。
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张晓红从ESG治理、价值创造、风险管理三方面总结了央企上市公司开展ESG工作的成果。她表示,推动央企上市公司践行ESG理念、深化ESG治理,既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尤其需要广大企业发挥资金、市场、技术、人才等优势,为助力乡村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国家乡村振兴局社会帮扶司副司长刘胜安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扩大就业带动创业和参与乡村建设和治理,提出了三个“希望”。他表示,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衡量企业价值的标尺,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将是企业当前和今后长期而重要的社会责任。
“中国的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具有向‘橄榄型社会’无限趋近的特征。这其中,企业面临着种种机遇和挑战。”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围绕共同富裕的历史脉络和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并提出要把“公益”变为可持续发展的“共益生态”。他表示,新时期企业履责进化,应该坚持锐意进取冲在创新发展前沿,以“做大蛋糕”带出“分好蛋糕”,政企社多元主体以三次分配的系统工程,共同推进基业长青的“公益、共益”事业。
“从今年到2050年,我国进入现代化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需要新的发展格局,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观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从全球金融和宏观经济治理出现严重困局;科技和产业创新呈现出加速“革命”新局;生产和贸易的实体经济面临重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步入深刻调整格局分析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四个表现。
来自各行各业的嘉宾就如何在共同富裕愿景下实现责任进化分享了各自的履责故事。活动最后,主办方向过去一年,在社会责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地方政府和企业给予肯定。深圳市宝安区获得“2021地方政府责任创新”荣誉;荣获“2021年度责任企业”的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