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奕池 北京市十一学校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如同海绵在有水的环境中不停地吸收水分,待用水时又能挤压出来。海绵城市实质是雨水综合管理系统,可有效地减少城市内涝。海绵城市是中国自己提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水问题综合治理理念,是城市水问题治理的中国智慧[1]。
2015年国家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统筹推进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推广海绵型建筑与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2020年30个试点海绵城市基本达到覆盖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的建设目标,北京通过对环路上近70座下凹式立交桥区进行海绵化改造,有效提升了桥区的排水防涝能力,未再出现内涝积水。2021年全国开展海绵城市示范性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2030年,80%城市建成区要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海绵城市建设不仅需要技术、财政和政策支持,还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2]。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资金主要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政府主导,公众被动参与,其参与度及自主性相对较低,已成为海绵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3]。公众参与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其支付意愿反映了公众支持的程度,是决定海绵城市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4]。2021年7月20日郑州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暴雨,网上开始有质疑海绵城市的声音,认为海绵城市未发挥作用,究其根源在于公众对海绵城市的认知不足,甚至混淆了海绵城市和排水系统的概念和作用。为此,本文以社区作为实施海绵城市的基本单元,通过分析居民对海绵城市的认知、是否愿意参与海绵社区的建设、是否愿意支付建设及维修运营费用等,来评估居民对海绵社区改造的参与度,并初步探讨适合中国海绵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1研究框架
通过查阅文献及与相关专家交流,初步确定影响居民参与和支付海绵社区项目的5大因素,主要包括居民基本特征、海绵城市的认知、居民对社区海绵项目的期望、居民的参与动机及有碍居民参与的因素等,来构建基于居民参与和支付意愿的研究框架,并据此设计了调查问卷。
图1 整体研究框架
2调查问卷设计
居民对海绵社区的参与和支付意愿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5]。本次问卷涉及居民个体基本特征、居住社区基本信息、海绵城市认知、参与意愿、支付意愿5大部分18个问题,主要核心问题是你是否了解海绵城市?你是否愿意社区进行海绵项目改造并参与?你愿意每月支付多少用于海绵社区建设和维护运营?本次采用问卷星的方式来分析社区进行海绵项目试点居民参与情况调查,筛选317份有效网络问卷,18-40岁以下的占比34.43%,40-49的占比41.64%,50岁以上的占比23.98%。
表1公众参与和支付意愿调查问卷
3 结果分析
3.1 居民参与意愿结果分析
3. 1.1 居民参与意愿总体情况
数据表明有96.85%的居民愿意对社区进行海绵城市改造,并且有90.51%居民愿意参与到具体建设中,公众参与海绵社区建设的意愿很高。
图2 居民总体参与意愿
3.1.2影响参与意愿因素
本次问卷通过调查居民的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来分析其是否对参与意愿造成影响。
3.1.2.1年龄对参与意愿的影响
数据表明,40岁以下对参与意愿平均为91.74%,40岁以上明显提高至99.24%,50岁以上参与意愿达到100%。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增强。
3.1.2.2职业对参与愿意的影响
数据表明,学生中不同意参与海绵社区建设的比例最高,自由职业者占比最低,机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均有一定的占比。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学生群体的知识结构仍然不完整,他们很容易被网络上关于海绵城市的误解所引导。与学生相比,自由职业者拥有相对丰富的社会经验,对事物的看法相对更全面。机关和技术人员对行业的总体认识相对更为理性和科学。
3.1.2.3受教育程度对参与意愿的影响
问卷中涉及五个受教育程度,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参与愿意在下降,参与意识由盲目跟从上升为理性参与,并能在参与阶段提出相关问题和建议。
表2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参与意愿
3.2居民参与能力结果分析
3.2.1对海绵城市的认知能力
本文采用调查人群对海绵城市的了解与否来确定其对海绵城市的认知能力。经统计,有69.08%的居民了解海绵城市概念,有5.36%的居民非常了解海绵城市,完全不了解的居民占9.78%。
通过分析学历、职业等与海绵城市的认知关系,反映了学历与海绵认知程度成正比,学生、机关及技术人员对海绵城市认知度较高。海绵城市的认知水平不影响居民将社区改造为海绵社区的意愿,两者间没有相关性。然而,最近网上关于郑州海绵城市的不当言论表明,对海绵城市认识薄弱的公众更容易受到虚假言论的误导,甚至会抵制海绵城市的建设,对海绵城市认知能力越高,其能用科学方法客观去研究和分析,受误导的可能性小。
从图6可以看出,在不同的认知水平下,不同层次的支付水平趋势相同。以很不了解为基础,稍有些了解后就愿意支付更多,随着了解的深入,从一般了解到了解,支付意愿有所下降,盲目性有所降低,随着认知的提升,由了解变成完全了解,成为行业专家,其对海绵城市的科学知识及作用全面了解,支付意愿得以理性提升。
3.2.2过程参与能力
为了了解居民愿意参与海绵社区改造的哪些具体阶段,本问卷设置了“你希望用什么样方式在哪个阶段参与”,答案设成数据收集、提出建议、方案公示、确定目标、方案审查、详细设计、现场实施、现场验收、设施投用等9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中赋予了具体的工作内容。
表3 公众参与的过程
图7 公众参与的阶段调查
统计显示,大量参与者愿意参与数据收集和建议阶段,居民参与改造的意识较强。由于居民对社区熟悉,可以快速地评估出社区的现状。详细设计和现场实施阶段参与人数最小,主要由于这个阶段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普通居民缺乏对设计专业的认知,无法对超出其阅历和知识结构的深层次内容提出建议,无法深入参与。设计阶段显示参与者的学历均为本科以上,他们有足够的知识、经验和学习能力,能够决策和参与专业化工作中,参与深度大,作出决策时间短,效率高。
居民的参与成本即投入的时间和资金,与参与意愿成正式,参与成本越大,代表其参与意愿越大[6]。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愿意支付6元以上公众占比51.4%,其中支付30元以上的占比高达13.3%,说明居民参与热情较高。
3.3 居民支付意愿结果分析
3.3.1支付愿意结果分析
愿意支付海绵社区改造和运营费用,16%居民不愿意支付,6%选择其他。选择不愿意支付和其他的公众主要是在海绵城市的认知上还有待提升,认为只要是涉及到公共问题,就应该由国家财政支付。随着学历的提高,支付意愿在提升。
3.3.2影响支付意愿因素分析
3.3.2.1促进因素分析
本次问卷设置了“你期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来体现公众的参与期望。74.3%的居民更多地关注是小区环境和雨天安全出行问题,59.79%的居民关注能否节约国家水资源,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35.3%关注是否可降低生活成本。
3.3.2.2制约因素分析
制约因素在本次问卷中主要通过海绵城市是否要由国家财政支付及个人是否需要支付成本等相关问题来体现。15.38%的居民不愿意支付,其中43.18%的居民认为应该由国家财政支付,从而不愿意个人支付。
4 海绵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4.1 居民参与是海绵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作为一项公共工程,海绵城市的建设必须得到居民的理解和认可,并能真正反映为公众的意愿,吸引居民以共建的方式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2015年,北京无界景观团队打造的“胡同花草厅”在社会上引起了非同寻常的反响。由此可见,居民参与社区海绵项目是发展海绵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4.2 受益者付费将有利益促进海绵城市可持续发展
2016年,我国《关于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明确了“谁受益谁需要补偿”的原则,核心是通过生态受益者付费来更好地保护环境。海绵城市是普惠所有民众的公共设施,海绵社区投入使用后,每个居民都是受益者。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78%的居民愿意主动支付,6%的居民愿意在实施条件后支付,在16%不愿意支付的居民中,66%愿意在宣传引导下支付。海绵城市的建设以政府注资为主,势必对地方财政造成巨大压力,且如果每个人都愿意使用资源,但不愿意支付,最终会导致过度使用资源,损害所有成员的利益。因此,鼓励公众参与,形成“准受益谁付费”,可确保海绵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3海绵社区可持续发展初步模式
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3.89%,203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5%,城市化的扩张将带来更多新的社区建设,水泥、沥青道路无法使雨水快速渗入地下,造成社区道路表面存在积水等现象,导致居民出行难,同时因为雨水未及时回收,社区内绿植等使用新鲜水浇灌,浪费水资源。为此,建议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开展海绵社区建设,形成自上而下指导,自下而上执行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1)首先国家从政策上鼓励居民自主优化社区环境,对于海绵社区改造实行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支持,通过政府补贴和居民自我支付来满足海绵社区建设。
(2)单一社区改造由点到面,无法科学全面开展,建议北京市以区为单位,以专业系统化思想,统筹全区规划,制定整体海绵社区改造方案和实施标准,并分布实施,成熟一个社区建设一个社区。
(3)没有最好的居民参与方式,只有最匹配本社区的参与方式。以居民为参与主体,培养内生力量,统一对社区的业委会等进行有关海绵社区可持续管理机制的培训,规范社区海绵项目建设,尤其要针对不同城市、不同社区、不同居民主体,设计差异化、多元化方案,同时要加强全程监督。
(4)在海绵社区改造过程中,对于雨水监测点的布置、地面防渗/防水的改造、雨水收集及应用等具体技术方案编制及实施中,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以予技术指导。
(5)海绵社区项目投用后,要做好现场设施的验收及项目资金结算的公示。
图8 可持续海绵社区发展模式
5.总结
(1) 居民参与度调查表明,居民的参与意愿与年龄成正比,与教育水平成反比,且居民更多地关注是小区环境和雨天安全出行问题。海绵社区建设时应重点解决居民最重视的环境问题,同时要考虑社区居民的特点,对于受教育程度居民占比较高的社区要考虑建设方案的专业性,以扩大居民参与度。
(2)对海绵城市的认知水平影响海绵社区的建设,对于部分居民认为海绵社区改造应属于公共资源,理应由国家财政支付的现象,我们要加大海绵城市的相关政策宣传,有效推行“谁受益谁付费”的相关政策,同时让公众充分意识到海绵城市与城市排水的重大区别,提高全民参与度。
(3) 搭建智能海绵社区信息管理平台,包括实时雨水监测、公众参与、项目管理等,同时将该平台与整个城市智能管理平台相连,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
(4) 国外的公众参与社区治理实践较为成熟,但无法与我国体系相匹配,我们在打造 海绵社区过程中,要结合社区的自身特点,探索符合我国特色的公众参与海绵社区改造模式,配置能真正发挥出海绵作用的设施,以确保全域海绵城市的顺利建设。
参考文献Reference:
[1]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2017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论坛
[2]宫永伟,傅涵杰,张帅等,海绵城市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探讨,中国给水排水,2018年9月,第18期
[3]黄唯,翟国方,施益军,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公众降低洪涝风险支付意愿研究——以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为例,城市研究,2019, (5):88-93.
[4]王二松,李俊奇,刘超,王文亮,海绵城市建设配套机制保障措施探讨,《给水排水》,2017年第006期
[5]汪洋,蔡剑洪,黄绵松,固原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公众参与意愿影响因素调查,水利经济,2020年3月第38卷第2期
[6]马辉,黄梦娇,王素贞,旧城住区更新改造中提升公众参与有效性的路径研究,工程管理学报,2018年4月,第32卷第2期
(刘奕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