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1月27日电 11月26日,2025“中国有约”国际媒体采访团走进光明科学城,感受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碰撞所产生的绚丽火花。
还记得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这幅174米的AI数字画卷吗?这幅由全球首个L4级智能体母体系统“MasterAgent”自主生成的AI数字画卷,以科技与艺术交融的恢宏气势展现岭南山水风光,成为开幕式上最具视觉震撼力的亮点之一。而创作这幅AI画卷的深元人工智能,正是来自深圳光明科学城。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迈向“十五五”,深圳这片科创热土也迎来了科学力量集中迸发的重大发展机遇期。
光明科学城位列全国科技城百强榜第七位,布局重大科技创新载体23个,落地大院大所19个。其中,全球最大的合成生物研究设施、首个综合性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建成运营,南方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等一批重点科研机构平台持续集聚,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和深圳理工大学蓬勃发展,深圳湾实验室、深圳医学科学院等重大平台高效运转。
在人才维度上,光明科学城拥有院士50余人、高层次人才超3000人、科研院所人才近8000人、博士人才超5000人,共有161名学者入选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17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各类院士、高层次人才、科研院所人才人数相比前三年分别增长了5.9倍、2.5倍、1.9倍。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十五五”时期,在光明科学城中,大科学装置将产出更多的应用性前沿成果,科研机构将吸引和培养更多顶尖人才,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将更加完善。
(编辑:高琳琳 审核:陈丹妮 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