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1月27日电 11月26日,2025“中国有约”国际媒体采访团走进深圳的光明科学城,参观了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下简称 “脑设施”)。
深圳的脑设施作为全国首个综合性脑科学重大基础设施,聚焦攻克跨尺度研究的技术瓶颈。据悉,脑设施建设面积约5.1万平方米,配套研究院建设面积约8000平方米。脑设施分为三个模块开展建设,包括脑解析、脑编辑和脑模拟模块,围绕解决重大脑疾病发生和干预的神经机制及诊疗策略的核心问题的实际需求。同时,脑设施开展基于跨物种、多层次、全尺度对脑疾病致病因素的鉴定和功能表型解析,及定量、精准和可视化的神经调控干预。
该设施于2024年底投入运行,其配备的1600余台(套)先进设备,覆盖从分子细胞至全脑功能的研究链条。在资质方面,脑设施已获得AAALAC国际认证、国家和广东省实验动物使用许可,并备案为广东省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保障其研究的合规性与国际认可度。
近期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脑机接口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五五”期间,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合力推动下,脑机接口这一连接思维与现实的人机交互关键技术,有望撬动百亿级产业规模。深圳引入脑设施不仅抓住了脑机接口产业的黄金发展期,有助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与“十五五”规划建议指出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据了解,以脑设施入驻为契机,深圳努力将脑设施建设成为立足粤港澳,服务国内国际脑功能、脑疾病、类脑智能与脑技术开发、基础与应用转化研究提供资源共享的设施群,通过实现科技平台资源共享,推动脑疾病诊断治疗技术、脑认知与类脑智能基础理论以及脑科学研究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25年8月,脑设施已服务近70家单位、250余个研究组,开展开放日活动570余场、技术培训260场,辐射超1.4万人次。
(编辑:陈丹妮 审核:马芮、韩鹤)